爝火星星遽燎原,酸心板荡此乾坤。
苞桑痛念先皇计,因果终疑佛氏言。
黄发不遗虚顾命,苍生何罪剧烦冤。
杜鹃再拜千行泪,沦落诗人自感恩。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梦阳,他是一位明朝的文学家、书法家。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炬火星星遽燎原,酸心板荡此乾坤。
  • “炬火星星”比喻微弱的力量和希望,“遽燎原”暗示这种力量虽然微小,但却有燎原之势。“酸心板荡”形容国家的动荡不安,“此乾坤”指的是整个国家。
  1. 苞桑痛念先皇计,因果终疑佛氏言。
  • “苞桑”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根基或基础。“痛念先皇计”意味着深切地思考和怀念先皇的决策和计划。“因果”指因果关系,“佛氏言”可能是指佛教的教义或观点。
  1. 黄发不遗虚顾命,苍生何罪剧烦冤。
  • “黄发”代指年迈的人,“空顾命”意味着没有留下什么遗训或教诲。“苍生”泛指百姓,“何罪剧烦冤”表达了对百姓遭受的苦难和困境的同情。
  1. 杜鹃再拜千行泪,沦落诗人自感恩。
  • “杜鹃”是一种鸟类,常在春天啼叫。这里用来象征悲哀和思念。“再拜”表示深深的敬礼或致敬。“千行泪”形容眼泪流了上千次,表达极度悲伤。“沦落诗人”指的是诗人自己,可能是因为政治原因或其他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或自由。“自感恩”表明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感激生活,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公的感受,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的意象如炬火、苞桑、黄发等富有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