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叶铺池,浦如镞、小桥青涨。孤山静、诗人蜕后,猿饥鹤恙。鸭绿波浮杨柳外,猩红晕染蔷薇上。趁湖心、莼菜滑凝脂,频教饷。
船载酒,亭边漾。歌按拍,垆头唱。爱梅花横笛,梨花初酿。本色英雄能舞槊,支离迁客须扶杖。雨余山、也似美人愁,颦眉状。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水龙吟”、“白石歌”。此调有长有短,有平有仄,句法多样。双调九十六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六仄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四仄韵转韵。
藕叶铺池:荷叶铺满了池塘。
浦如镞:浦上如箭头般锐利的水流。
青涨:指涨潮。
孤山:在杭州西湖西北岸,山上有灵隐寺。
猿饥鹤恙:指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高鸟尽,夕阳迟”句意,形容诗人自己像猿鹤一样清瘦。
鸭绿:湖上的波光。
猩红:红色的蔷薇花。
湖心:湖中的中心。
莼菜滑凝脂:指莼菜汤。
频教饷:频频地劝酒。
船载酒,亭边漾:船上装满了美酒,荡漾在亭边的水波之中。
歌按拍:唱歌时按拍子。
垆头唱:在酒店前唱歌。
梅花横笛,梨花初酿:梅花横笛声和梨花酒初酿造。
本色英雄能舞槊:真正的英雄能舞长枪。本色,本来面目,本真的意思。
支离迁客须扶杖:身体衰弱的流放者需扶着拐杖行走。
雨余山、也似美人愁,颦眉状:雨水之后,山好像也在为诗人杜甫的忧愁而皱眉,仿佛是在颦眉叹气。
颦眉状:皱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兼怀古之作。词人借对满江红的咏叹,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全词意境清幽,笔意含蓄。
起首两句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及环境。“孤山静、诗人蜕后,猿饥鹤恙”,描绘出一幅诗人隐居于孤山、猿鹤同食的景象。“猿啼鹤怨”,是写猿啼鹤怨之声哀婉凄怆,更衬托出诗人的清高。接着两句写景:“鸭绿波浮杨柳外,猩红晕染蔷薇上。”这两句以色彩浓丽的景色来衬托出诗人的心境。“趁湖心”三字则写出了他游湖之兴。
过片两句承上启下:“船载酒、亭边漾,歌按拍,垆头唱。”词人泛舟湖上,饮酒赋诗,其乐融融;又到酒店前听艺人唱歌,其情怡然。“爱梅”“吹雪”两句则进一步描写了他的闲适之情。“本色英雄能舞槊”,既写出了他豪迈的个性,也暗合了作者“老去凭谁说?看几根藤上,家山何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感叹。“支离迁客须扶杖”,则表明他的衰老已至不能骑马的程度。“雨余山”两句写雨后的山景:“也似美人愁,颦眉状。”这既是实写雨后天晴,山色更加秀美;又是化用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以表现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乐观旷达的心情。
结末两句“棹歌声里,芦荻蓼汀,风露冷秋霁。”词人将船划入水中,任船儿在芦苇、水草之间自由飘动,感受着秋风的凉爽,听着秋雨过后天朗气清的美妙声音。这两句词不仅表现了他游湖时的轻松愉快,而且从侧面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