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压高檐。不卷重帘。轻罗初卸袷衣添。闲却乘鸾团扇影,黦损香缣。
池水浸空奁。佳约频淹。流光都付雨廉纤。料得横塘秋意老,红褪菱尖。
【注释】
- 暝色压高檐:天色已暗,乌云压在高高的屋檐上。
- 不卷重帘:不再打开厚重的帘子。
- 轻罗初卸袷衣添:轻轻解开轻罗衣服并添加衣物。
- 闲却乘鸾团扇影:把乘坐在鸾鸟身上的团扇影子放在一边。
- 黦损香缣(qiǎn): 指丝绸受损,变薄了。
- 池水浸空奁:池塘里的水淹没了妆奁。
- 佳约频淹:好的约会频频被耽搁。
- 流光都付雨廉纤:流走的光阴都被细雨消磨。
- 红褪菱尖:红色逐渐褪去,菱角尖变得暗淡。
-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秋”为主题,通过描写晚景中庭院、池沼等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和青春易逝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感慨。
【译文】
天色已经昏暗,乌云压在高高的屋檐上,不再打开厚重的帘子,轻轻解开轻盈的罗衣并添加衣物,将团扇的影子放在一边,池塘里的水淹没了妆奁,好的约会频频被耽搁,流走的时光都被细细的雨丝消磨,红色的菱角尖渐渐变淡。
【赏析】
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秋”为主题,通过描绘晚景中的庭院、池沼等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和青春易逝的感叹,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深刻感受。
开头两句,词人用“暝色压高檐”来营造一种深沉、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不卷重帘”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紧接着,词人用“轻罗初卸袷衣添”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下一个主题。这里的“轻罗”和“袷衣”都是古代女子常用的服饰元素,词人通过对它们的形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而“添”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氛围的浓郁程度,为下文的转折做铺垫。
接下来的句子中,词人的笔触转向了“闲却乘鸾团扇影”,这一变化既是对上一句的呼应,也是对全词情感走向的预示。“闲却”一词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而“乘鸾”则暗示了曾经的美好时光,如梦如幻。而“团扇影”则是对这种美好时光的具体化描述,它代表着曾经的欢愉和满足,如今却已被遗忘在角落之中。这种对比鲜明的写法,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复杂而深沉。
词人开始关注起周围环境的变化。“池水浸空奁”一句不仅描绘了池塘的景色,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而“佳约频淹”一句则揭示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词人再次回到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这次,他关注的是“流光都付雨廉纤”,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于时间的无情流逝的感慨。而“红褪菱尖”一句则具体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如何影响到了事物的形态和颜色,使得原本鲜艳的红色逐渐褪去,最终只剩下黯淡无光的菱尖。这种对比鲜明的写法,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词通过对晚景中庭院、池沼等景物的细腻描写,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和青春易逝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深刻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