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幢翠盖舞风轻。照水两亭亭。金塘好暖鸳鸯睡,孤飞下、宿鹭还惊。汉殿双栖,江东并嫁,一样晓妆明。
更疑人傍楚皋行。解佩悄无声。红衣对拂光凌乱,平分取、玉露金茎。臂是同弯,心怜共苦,丝引暗愁生。
【注释】
一丛花·并蒂莲
碧幢翠盖舞风轻。照水两亭亭。金塘好暖鸳鸯睡,孤飞下、宿鹭还惊。汉殿双栖,江东并嫁,一样晓妆明。
更疑人傍楚皋行。解佩悄无声。红衣对拂光凌乱,平分取、玉露金茎。臂是同弯,心怜共苦,丝引暗愁生。
(1)碧幢翠盖:形容荷叶像伞盖那样茂盛,像旗帜那样高耸。
(2)照水:指荷花倒映在水面上。
(3)亭亭: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苗条修长。
(4)金塘:即池塘。
(5)双栖:鸳鸯成双成对地栖息在一起。
(6)江东:泛指南方或江东地区。古代以东为“阳”,南为“阳”,故以江东代称南方。
(7)晓妆:早晨化妆。
(8)楚皋:指楚国的山岗。
(9)玉露金茎:用玉和金属制成的花茎,这里借指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荷叶、荷花与鸳鸯的相互关系,下片写荷花与人的关系。全词写荷之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面地表现了荷花的独特风姿。作者善于抓住最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使所要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碧幢翠盖舞风轻”,这几句是说荷叶如同伞盖一般茂盛,像旗帜一般高耸,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这里的描写十分传神,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荷叶随风飘动的姿态和轻盈飘逸的美感。
“照水两亭亭”,进一步描绘了荷叶的美丽形态和娇媚姿态。这句中的“照水”指的是荷花倒映在水面上的景象,而“亭亭”则形容荷花的修长挺拔,如美女般婀娜多姿。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将荷花的优雅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词人又通过“金塘好暖鸳鸯睡,孤飞下、宿鹭还惊”等句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这里既有对鸳鸯栖息的场景的描写,也有对宿鹭惊飞的动作的表现,使得整首词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汉殿双栖,江东并嫁”,这两句则是运用了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向往。汉宫之中有双栖的鸳鸯,而江东之地则有并头的新人。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也暗示了作者心中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一样晓妆明”,这一句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描写了清晨时分的人们如何装扮自己迎接新的一天。这里的“晓妆”指的是人们早上起床后所进行的一种化妆活动,而“一样”则强调了这种化妆活动的普遍性和一致性。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凡场景,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理解。
“更疑人傍楚皋行”,这一句则是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疑惑之情。楚皋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象征着神秘和未知。在这里,作者似乎在怀疑是否有人在靠近这个地方行走。这样的疑问既体现了作者的好奇心理,也暗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力和洞察力。
“解佩悄无声”,这一句则是描绘了人们在解佩时的安静氛围。这里的“解佩”指的是解开佩戴在身上的饰物,可能是为了庆祝或者表示某种情感。“悄无声”则强调了这种安静的氛围给人带来的宁静与舒适感。这一句诗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表现,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最后两句“红衣对拂光凌乱,平分取、玉露金茎”,则是进一步描述了荷花的形态和色彩之美。这两句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节描绘,使得整首词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荷花的独特风姿和美丽动人的形象。同时,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