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好岩居,倩猊薰石枕,蚁泛金船。颠手似欺暮雪,特地争妍。樵童解意,剪藤梢、疏出飞泉。成逸致,邻家聱叟,打门来送蕉笺。
行乐须连上日,看簇蛾妆艳,衔凤灯圆。长生亦自馀事,玩世当然。耘花饲鹤,小经纶、常废宵眠。谁并赠,西湖一曲,宋时宫月婵娟。
汉宫春·借寓耕石山房僻好岩居,倩猊薰石枕,蚁汎金船。颠手似欺暮雪,特地争妍。樵童解意,剪藤梢、疏出飞泉。成逸致,邻家聱叟,打门来送蕉笺。
行乐须连上日,看簇蛾妆艳,衔凤灯圆。长生亦自馀事,玩世当然。耘花饲鹤,小经纶、常废宵眠。谁并赠,西湖一曲,宋时宫月婵娟。
注释与赏析:
隐居于岩: “僻好岩居”表明作者喜好隐逸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好”,表示喜爱或偏好,说明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有很高的评价和偏好。
石枕与金船: “倩猊薰石枕,蚁泛金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奢华的画面。使用“倩猊”一词,暗示石枕可能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或灵性的力量。而“蚁泛金船”,则形象地描述了蚂蚁在金色船只上移动的情景,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趣味感。
手作之美: “颠手似欺暮雪,特地争妍”表达了作者对手工艺的高度赞赏,尤其是对于制作者的技巧和作品本身的美丽。在这里,“欺”字用得极富表现力,形容手工艺品如同真雪般洁白无瑕,而“特地”强调了这种美的刻意追求和展示。
邻里相助: “樵童解意,剪藤梢、疏出飞泉”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位樵夫小孩理解并帮助了作者,他巧妙地利用藤条为作者剪出了飞泉般的水景。这不仅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邻里间的友善互助。
夜深闲逸: “成逸致,邻家聱叟,打门来送蕉笺”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作者不仅享受着自然美景,还乐于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如邻居老人送来的书信,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
享乐时光: “行乐须连上日,看簇蛾妆艳,衔凤灯圆”反映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在这段描述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节日夜晚的美丽景象,既有视觉上的盛宴,也有感官上的愉悦。
超然物外: “长生亦自馀事,玩世当然”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超脱的看法。他认为个人的长寿并非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世间保持一颗超然的心态,以平和的视角看待世界的繁华与喧嚣。
田园诗意: “耘花饲鹤,小经纶、常废宵眠”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通过耕作、饲养鹤等日常活动,作者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赠别佳品: “谁并赠,西湖一曲,宋时宫月婵娟”是一首深情的赠别诗。它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寄托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这样的诗句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汉宫春·借寓耕石山房》不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古诗,它还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自然美、人际交往以及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