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苑繁华半已非,隋堤烟月自清晖。
紫箫团扇曾同照,锦缆牙樯何处归。
水浸一天星影动,风摇两岸荻花肥。
堪怜廿四桥边柳,惟有惊乌向夜飞。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隋堤步月(Yu Ding Bu Yue): 指的是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曾在此堤上行走并观赏月亮。
- 隋苑繁华半已非(Yi Yuan Hua Fen Bian Yi Fu):形容隋朝的园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 隋堤烟月自清晖(Yu Ding Yan Yue Zi Qing Hui):指隋朝的堤岸上的明月和月光都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 紫箫团扇曾同照(Zi Xiao Tuan Shang Ceng Tong Zhao):曾经有一支紫色的箫和一个圆形的扇子一起被照亮。
- 锦缆牙樯何处归(Jin Luǎn Ya Gang Du Ci Qu):询问那华丽的缆绳和桅杆的终点在哪里。
- 水浸一天星影动(Shui Jine Yi Tang Xing Ying Dong):水面映出了天空中的星星,让它们的影子在水中晃动。
- 风摇两岸荻花肥(Feng Yao Liang An Di De Hua Fei):风轻轻摇动着两岸的芦苇,使它们更加茂盛。
- 廿四桥边柳,惟有惊乌向夜飞(Twenty-four Bridgeside Willows, Only the startled crows fly at night)。这里的“廿四桥”可能是指古代的一座桥梁的名称,但具体是哪座桥没有明确说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时期一个美丽的夜晚,作者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隋堤上的美丽景象和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往昔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风、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