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嗟浪迹,九月更浮舟。
宿鹭依颓岸,寒花逐乱流。
江云昏带雨,市火细明楼。
漂泊孤帆暝,悠悠动旅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句,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诗首联写诗人乘舟行于江上,感叹自己身不由己地四处飘泊;颔联写夜宿岸边,只见残败的芦苇在风中摇曳;颈联写天空乌云低垂,细雨迷蒙;尾联写暮色降临,诗人正乘船在江上漂泊,心中满是愁绪。“一身嗟浪迹”:叹自己身世飘泊,无定所依。“九月更浮舟”:九月,指秋季,秋水涨,舟行困难。诗人此时身在船上,感叹身世飘泊,无所依托。“寒花逐乱流”:冷清清的花随着江流漂荡。江水流动,花也随之漂荡,写出了作者漂泊不定,无依无靠的状态。“市火细明楼”:夜晚市场里烟火点点,映照出高楼上灯火通明。“江云昏带雨”,黄昏时分,江面上雾气朦胧笼罩着一片灰暗的天空,细雨蒙蒙。“孤帆暝”:天色已晚,诗人独自驾一叶小舟,在茫茫江水上漂泊。“悠悠动旅愁”:漫漫长路,旅途孤寂,内心充满羁旅之愁。
【答案】
①一身嗟浪迹(感叹自己身世飘泊,无定所依) ②九月更浮舟(秋天水涨难行,舟行困难)③残败的芦苇(描写江边景象,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气氛)④细雨迷蒙(描写江面景象,渲染悲凉气氛)⑤高楼上灯火通明(反衬诗人的孤独与漂泊)⑥孤帆暝(点时间,渲染出诗人漂泊在外时的孤寂之情)⑦游子思乡心(借景抒情,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⑧江流天地外(写出了长江流水的浩渺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