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锁短篱花,云笼长堤树。
微风拂袖来,秋燕穿篱去。
暝色递秋声,桐叶洒秋雨。
湘帘终日垂,砌下寒螀语。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出时令,“烟”和“花”构成一幅水墨画,“云”和“树”构成一幅国画,画面清新宁静、意境优美;次句写秋色,“微风拂袖来”“秋燕穿篱去”,诗人以“微风拂袖”比喻秋风轻拂,用“秋燕穿篱”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第三句写听觉,由视觉到听觉的转换,使读者仿佛听到秋雨声和秋声;第四句写秋雨,“桐叶洒秋雨”,将梧桐叶与秋雨联系起来,形象生动;第五句写环境,从听觉到环境的转换,使读者仿佛看到湘帘低垂,听到寒螀鸣叫。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某一天傍晚时分,看到庭院中的景物和听到的声音,有感而发写成的。

【答案】

示例:

(1)

秋雨二首(其一)

烟锁短篱花,云笼长堤树。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出时令,“烟”和“花”构成一幅水墨画,“云”和“树”构成一幅国画,画面清晰宁静、意境优美。次句写秋色,“微风拂袖来”“秋燕穿篱去”,诗人以“微风拂袖”比喻秋风轻拂,用“秋燕穿篱”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第三句写听觉,由视觉到听觉的转换,使读者仿佛听到秋雨声和秋声。第四句写秋雨,“桐叶洒秋雨”,将梧桐叶与秋雨联系起来,形象生动。第五句写环境,从听觉到环境的转换,使读者仿佛看到湘帘低垂,听到寒螀鸣叫。

译文:

烟笼罩着篱笆旁的花木,云遮掩着长长的堤岸上的树木。

一阵秋风拂过衣袖,一群秋燕掠过篱笆飞去。

夜色降临带来秋天声音的递送,梧桐树叶在雨中摇曳飘洒。

湘帘一直低垂着,墙角下的寒蛩在不停地鸣叫。

(2)

秋雨二首(其二)

暝色递秋声,桐叶洒秋雨。

赏析:这是第二首。“暝色递秋声”,是说夜色渐浓,传来阵阵秋风吹来的萧瑟声。“暮色”是日落时分天色昏暗的样子,“秋声”是秋风带来的萧瑟之声。“桐叶洒秋雨”,是指梧桐树叶子随着秋雨飘洒下来。“桐”即梧桐。“洒”是落下的意思。“秋雨”指秋日所下之雨,“秋雨”是秋天的雨水,这里指秋雨连绵不断。“暝色”、“秋声”都是秋季的典型景象和声音,这两句连起来写秋夜的景色和气氛。这两句是第一联的内容。“暝色”、“秋声”都是秋季的典型景象和声音,这两句连起来写秋夜的景色和气氛。

译文:

夜幕降临送来秋天的声音,梧桐树叶在雨中飘洒。

(3)

湘帘终日垂,砌下寒螀鸣。

赏析:这是第三联。“湘帘终日垂”是指湘帘一直悬挂着,没有放下,说明诗人此时正处在室内。“砌下寒螀鸣”的意思是蟋蟀在墙下不停地叫着。“寒螀”是一种昆虫,也叫寒号虫,它常栖息于墙壁上或屋檐下,夜间发出哀鸣声。这两句是写室内的景色和声音。这两句是写室内的景色和声音。

译文:

湘帘一直在高高挂起,蟋蟀在墙角不停地鸣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