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未几遽分襟,别酒临歧感念深。
迟我十年销壮志,送君千里起雄心。
九门城阙龙初蛰,六诏山川鹤在阴。
藉手有柯资建设,中原破碎到于今!

【注释】

①从军云南:随军到云南。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周朝蜀王的后代。传说蜀王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悲凄哀伤。后来人们便把杜鹃叫作怨鸟。②九门城阙:指长安。唐时长安有九个城门,故称“九门”。龙初蛰:龙在春天开始活动。蛰,潜伏。六诏山川:六诏,是唐代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称。六诏分别是蒙舍诏、越析诏、浪穹诏、鵕鹰诏、蒙归诏、罗凤诏。鹤: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很远的鸟。③藉手:倚仗。资建设:资助建立国家。④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指沦陷区。于今:直到现在。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当时唐朝国势日衰,藩镇割据日益严重。诗人因不满朝廷用人不当,而辞官退隐。此诗是作者送张杜鹃从军云南而写的。张杜鹃,可能是张姓的青年军官或士兵。

开头两句,点出送别的对象和时间。“相逢未几”,表明与张杜鹃的相识不久。“遽分襟”,说明两人即将分手。这两句写出了送别时的悲痛心情,表现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别酒临歧”,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又突出了别离的情境。“感念深”,既写对友人的怀念,又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悦。

第三句“迟我十年销壮志”,是说因为自己迟迟不赴边塞,以致耽误了友人立功建功的机会。“销壮志”是虚指,意思是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起雄心”,即振奋精神,奋发有为,是实指,意思是激发友人的意志。这句既是对自己自责,又是劝勉友人,含有自励自勉的用意,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四句“九门城阙龙初蛰,六诏山川鹤在阴”是说长安城的城门上刚刚出现了龙的形象,远方的山山水水之间,也隐隐约约地露出了鹤的身影。这两句描绘了京城的景象,也暗寓着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友人的祝愿。

第五句“藉手有柯劳建业”,意思是说借助这棵树的枝叶可以支撑自己的理想。“有柯劳建业”,是指依靠这棵树的扶持而建立自己的事业。这是鼓励朋友像树一样成长壮大,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中原破碎到于今!”是说如今祖国山河破碎,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两句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感情色彩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