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公方下士,返驾更延宾。
登山倚积墨,衣敝不重陈。
春城羁旅客,迟暮但经旬。
二子远来谒,翛然同避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十九首诗。全诗如下:
姬相周
姬公方下士,返驾更延宾。
登山倚积墨,衣敝不重陈。
春城羁旅客,迟暮但经旬。
二子远来谒,翛然同避秦。
译文:
在周公的府邸,姬公正待客,然后返回车驾再次邀请客人。他登上高山倚靠在堆积的石头上,他的旧衣服已经破损了,但他并不重新更换衣服。春天的京城是一个羁旅的旅客,黄昏时分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两位远道而来的宾客,飘然而至,与姬公一同躲避秦国。
注释:
- 姬公:周公旦,西周初年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曾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建立周朝,封于鲁(今山东省曲阜市),故又称周公。下士:指对贤人有礼貌。返驾:指回到车上驾车。延宾:邀请宾客。登山倚积墨:形容山高路远,登高山靠大石。衣敝不重陈:旧衣服破了,不再更换。春城:指京城。羁旅客:指四处漂泊的游子。经旬:经过十天。二子:两位年轻人。远来谒:远道而来拜访。翛然:潇洒的样子。同避秦:一起躲避秦国。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古代贤人的描绘和赞美。通过描绘周公姬公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