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
愁绝。愁绝。那得称心时节。
【注释】
放怀:抒发情怀。
久拟结茅岩穴:打算在山岩洞穴中筑茅舍居住。
便可长抛一切:就任它抛弃世俗的一切。
底事:什么缘故。为饥驱:被饥饿所逼迫。
消受:享用。
愁绝:形容忧愁到极点。
那得称心时节:哪里有什么称心如意的时候。
赏析:
《如梦令·放怀》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以清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旷达的胸怀。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这两句词描绘了作者打算在山岩洞穴中筑茅舍居住,并任由世俗的一切纷扰都抛诸脑后。这里的“久拟”和“便可”都是表示决心的词语,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这两句词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他认为人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而不是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和困扰。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生的美好在于自然和宁静,而非物质和欲望。
“愁绝。愁绝。那得称心时节。”结尾这两句词则是对整个词句的总结和升华。作者通过反复的“愁绝”来表达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最后他又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哪里有什么称心如意的时候?”这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如梦令·放怀》这首词通过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的阐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