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翠湿人衣。或棹轻舟或杖藜。一院落花无客醉,莺啼。逸处能高怨处低。
夜妒燕双栖。回看池塘影渐稀。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空使王孙见即迷。
南乡子·下第别诸同年出都
岚翠湿人衣,棹轻舟或杖藜。一院落花无客醉,莺啼,逸处能高怨处低。
夜妒燕双栖,回看池塘影渐稀。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空使王孙见即迷。
注释:
岚翠(山色):山的颜色,这里指的是山上的绿色。
棹(zhào):划船。
藜(lí):一种植物,茎可以当棍用。
一院落花:整个院子中的落花。
莺啼(yīng tí):黄莺啼叫。
逸处:高远的地方。
怨处:低垂的地方。
夜妒(yù):夜晚嫉妒。
回看:转身观看。
池塘:此处泛指水边的景色。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董元恺在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离开同僚们时所写。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的风景,通过对比“春别”与“又见新书甲乙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诗句中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