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佳处尽相羊,蟹舍渔村认故乡。
筑室且教泥水蔽,著书合付子孙藏。
羁魂恐尚依铜柱,归梦时应到玉堂。
愧我浮沉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洪稚存的,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仕途的期望。以下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湖山佳处尽相羊,蟹舍渔村认故乡。
注释1:湖山佳处——美丽的山水之地。
注释2:相羊——比喻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注释3:蟹舍渔村——指作者在湖山中隐居的住所,可能是蟹舍和渔村。
注释4:认故乡——回到自己的故土生活。

筑室且教泥水蔽,著书合付子孙藏。
注释1:筑室——建造房屋。
注释2:泥水——用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用来防水防潮。
注释3:蔽——遮挡,保护。
注释4:著书——写作书籍。
注释5:子孙——后代。
注释6:藏——存放。

羁魂恐尚依铜柱,归梦时应到玉堂。
注释1:羁魂——被羁绊的灵魂,比喻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
注释2:铜柱——古代宫殿中的柱子,这里用作比喻,表示无法自由。
注释3:归梦——回到家乡的梦想或愿望。
注释4:玉堂——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这里比喻官场。

愧我浮沉销志节,白头颜驷乞为郎。
注释1: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有时得意,有时失意。
注释2:销志节——放弃志向,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注释3:白头颜驷乞为郎——年轻时有颜驷那样的才华,现在却希望成为一个低级官员(郎)。颜驷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位名士,曾拒绝楚王的邀请,以“余不忍为公卿”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他希望在湖山中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被世俗所束缚。然而,现实却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的志向无法坚持,只能屈身于官场之中。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