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当时海外波涛涌,龙鬼佛天都震恐。欧西诸大日逞强,渐剪黑奴及黄种。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我闻《桃花源》,洞口云迷离,人间汉魏了不知。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每读《华严经》卷神为痴。
拈花再拜开耶姬,上告丰苇原国天尊人皇百神祇。
仍愿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
诗句解析
1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 承平:指国泰民安的时代。
- 二百年:二十年,暗示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和平时代。
- 不闻鼙鼓闻管弦:形容战火远离,人们只听到音乐和管弦之声。
- 呼作花王齐下拜:将樱花比喻为王者,受到人们的尊崇和崇拜。
- 至夸神国尊如天:赞美樱花的美丽,仿佛是神明的国度。
- 当时海外波涛涌,龙鬼佛天都震恐。欧西诸大日逞强,渐剪黑奴及黄种。
- 海外波涛涌:指海外的国家或势力动荡不安。
- 龙鬼佛天都震恐:描述当时所有宗教、文化的力量感到恐惧。
- 欧西诸大日逞强:指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强大和自信。
- 渐剪黑奴及黄种:暗示种族歧视和文化冲击,对非白人群体进行压迫和消灭。
-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 芙蓉毒雾海漫漫:用“芙蓉毒雾”形容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恐怖氛围。
- 闭关眠不动:表示自己选择隐居,不受外界影响。
- 轮舶炮声来:战争开始时,船只和炮火的声音传入耳中。
- 惊破看花众人梦:战争的声音打破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幻想。
- 我闻《桃花源》,洞口云迷离,人间汉魏了不知。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每读《华严经》卷神为痴。
- 《桃花源》:陶渊明的名作,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
- 洞口云迷离:描绘桃花源入口的景象,云雾缭绕,令人迷失方向。
- 人间汉魏了不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困惑,对过去的历史不再了解。
- 净土落花深四寸:引用佛教中的净土宗教义,认为世界有善恶之分。
- 每读《华严经》卷神为痴:通过阅读《华严经》,对世界的真相产生了怀疑和困惑。
- 拈花再拜开耶姬,上告丰苇原国天尊人皇百神祇。
- 拈花再拜开耶姬:以拈花手势致敬耶姬(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女性或神祇),表示对神灵的敬仰。
- 丰苇原国天尊人皇百神祇:丰苇原国是一个虚构的地名,天尊和人皇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灵。
- 仍愿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
- 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希望时间能够停止,让和平持续一千年。
- 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期待永远有美好的花朵绽放,让人们能够享受和平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维护的决心。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