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耆旧远,尽日掩秋堂。
野水落寒石,乱山低夕阳。
白云从过眼,黄菊又初霜。
空有琴书在,尘封已半床。
【注释】
九日:重阳节。白云山房:作者在白云山下的书屋。过:经过。耆(qí)老:年高德重的长辈。黄菊:这里以菊花代指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游览白云山房,触景生情,有感而作的。首联写重阳节时,作者与老人相聚,赏菊饮酒的情景。“风流耆旧远,尽日掩秋堂。”此联用典,“风流耆(qú)旧”指唐末名臣张说、宋璟、姚崇等。他们都曾先后在朝任宰相,为唐宗室李隆基立下汗马功劳,后因得罪武三思等人被贬谪出京,流落民间。诗人怀念他们,所以此处说:“风流耆旧远”。诗人与这些老臣久别重逢,一起赏菊饮酒,共度佳节,一直坐到天黑,可见其情深义重。次联描写了白云山房的环境。“野水落寒石,乱山低夕阳。”这是一幅山水画面。“野水”,指山间的清流。“寒石”,即冷石。“乱山”指参差不齐的山峦。这一句是说,山中的清流从乱石中流淌而过,太阳西沉时,群山渐渐变得低矮。第三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易逝的感叹。“白云从过眼,黄菊又初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眼前的白云如流水般飘过眼前,而那黄菊又到了秋天,开始结霜。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空有琴书在,尘封已半床。”此句意思是说,虽然自己还拥有琴书这些东西,但它们已经被灰尘覆盖,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孤独寂寞生活的无奈。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