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
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诗词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即可。

“垂堂高坐本难安”,诗人用典,《汉书·霍光传》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太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上御座伏,自念曰:‘人主操政,当谁使陷邪?’顾谓光:’年少初学,亡所不至,吾方今而拨乱反正,非君莫属。’”后以“垂堂之危”形容身居高位者面临危险的处境。

第二句“身外鸿毛掷一官”,意为自己像鸿毛一样微不足道,却要被投闲置散。这里诗人用“鸿毛”比喻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意在说明即使自己像鸿毛那样微不足道,也要被弃置不用。

第三句“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是说诗人只能抱着琴,低头看着流水,发出哀怨的声音。这里的“董庭兰”指董庭兰琴曲。

第四句“哀音还为董庭兰”,意思是说诗人发出的哀怨的音乐,就像董庭兰一样,虽然哀怨但是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答案】

①“垂堂高坐本难安”:诗人用典,《汉书.霍光传》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太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以“垂堂之危”形容身居高位者面临危险的处境。②“身外鸿毛掷一官”:意为自己像鸿毛一样微不足道,却被弃置不用。③“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意思是说诗人只能抱着琴,低头看着流水,发出哀怨的声音。④赏析:此诗表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无法施展才能,只能以琴声抒发哀怨的情感。全诗构思巧妙,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