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将目力送归鸿,意气颓然一秃翁。
辟世犹能作重九,污人终自厌西风。
无山易败登高兴,得酒聊忘失路穷。
霜菊名园堪徙倚,未妨同恋夕阳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主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作分析。”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然后逐句翻译。
本诗首联,“空将目力送归鸿”,“将”同“持”,把。“目力送”,目送眼送,即目送远飞的大雁。“归鸿”,大雁。诗人站在高处遥望归雁,目送着它们向远方飞去。
颔联,“意气颓然一秃翁”。“意气”是志趣和意志;“颓然”,形容精神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秃翁”,指年迈体衰,头发斑白的老者。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白发老人形象来反衬自己虽老而志在四方、不屈不挠的精神。
颈联,“无山易败登高兴”,“无山”,没有高山阻隔,容易看到风景。“登高兴”,登山远游的兴致。“得酒聊忘失路穷”,有了美酒就忘了迷路的痛苦。
尾联,“霜菊名园堪徙倚”,“霜菊”,指菊花开花了。“名园”,有名的园林。“堪徙倚”,可以随意漫步观赏。诗人来到有菊花盛开的名园中,心情十分愉悦,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秋色,不觉已日暮时分。“未妨同恋夕阳红”,不怕被夕阳余晖所染黑。“恋”,依恋。“夕阳红”,夕阳的颜色。这里写诗人留恋美景的心情。
【答案】
(1)首联:诗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目送着一群群南飞的大雁。
译文:我手持眼睛目送大雁离去。
赏析:作者通过目送归雁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怅惘之情。
(2)颔联:诗人面对苍茫的大自然,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
译文:满头白发的老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雄心壮志。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虽年事已高却仍心怀远大的抱负。
(3)颈联:诗人登上高山后,放眼四顾,只见眼前景色迷人。
译文:眼前的山川虽然阻隔了视线,但登高的兴致丝毫未减。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艰难险阻,也依然心向往之、勇往直前的精神。
(4)尾联:诗人漫步于风景如画的名园之中,欣赏着美丽的秋景。
译文: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来到了有菊花盛开的名园,赏心悦目地欣赏这秋天的风光。
赏析:最后一句写诗人陶醉于美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