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浴仙娥画不成。断红双脸黛眉青。烧香拜月到中庭。
方锦褥边三日麝,轻罗扇底一星萤。夜窗还课藕花经。
诗词原文:
出浴仙娥画不成。断红双脸黛眉青。烧香拜月到中庭。
方锦褥边三日麝,轻罗扇底一星萤。夜窗还课藕花经。
注释说明:
- 出浴仙娥画不成:”出浴”指的是仙女洗澡后的样子,这里的“画”指的是绘画或画像,而“不成”则表示无法用画来完全描绘其美丽。
- 断红双脸黛眉青:形容女子的面颊如同断了的红色花瓣一样,颜色为双脸的青色,这里使用了“黛眉”来描述女子的眉毛,即黑色的眉毛。
- 烧香拜月到中庭:在古代,人们常在庭院里烧香拜月亮,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月亮的敬仰和祈求。
- 方锦褥边三日麝:方锦是精美的织锦,褥边是指被褥的边缘。三日麝则是形容香气三日不散,麝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香料,常用来比喻香气浓郁持久。
- 轻罗扇底一星萤:“轻罗扇”可能指轻薄的丝绸扇子,而“一星萤”则指的是星星点点的萤火虫,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幽美景象。
- 夜窗还课藕花经:在夜晚的时候,窗前还在学习《藕花经》。这里的“藕花经”可能是一种特定的书籍或者文献,表示夜晚的学习活动。
赏析讨论:
这首诗通过对仙女洗浴后的美丽描绘、对月光的敬仰、以及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受和表达。樊增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中的一些细节如“三日麝”、“一星萤”等,都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手法,增添了诗歌的层次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