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

镜里。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意思和情感,最后将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情感对应起来。

百字令·排闷

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

镜里。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注释:

  1. 穷通否泰:指人的一生穷达兴衰。2. 时数大比:指时代变迁很大。3. 沧海(沧海):大海,代指世事。4. 浩劫:大的灾难。5. 道(dǎo)放颠:指道家的思想,即逍遥自在,无拘无束。6. 潘鬓萧疏:潘岳因多病而鬓发早白。7. 沈腰:指沈约,南朝宋文学家,因体态丰腴,常为“沈腰”之称。8. 半百:指四十岁的人。9. 参透世情物理:参透了世间的事理。10. 才受人憎:刚受到别人的厌恶。11. 智非己福: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是幸福之所在。12. 甘隐衡门:甘愿隐居在家的篱笆门里。13. 苍茫云树千里:指远在天边的云和树木。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写的一组词中的第四首,表现了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词的上阕写人生穷达之无常,下阕抒怀才不遇之感。
    开头一句“穷通否泰,古今来”,总括了人生的穷达变化。紧接着三句“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则进一步点明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历史的巨变和人间的苦难。“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三句,则描绘了自己在酒色中求得片刻的欢娱。然而“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旧事未了,新愁又生。“镜里。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这四句写镜中所见的自己,已非昔日英俊潇洒的潘岳,也非昔日丰姿翩翩的沈约。岁月流逝,人何以堪?“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这几句表明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生如逆旅,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因此要参透世情,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脱。“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才受”二字,说明作者并非没有才华,只是未能得到机会施展罢了。他自认为虽有才华但并未被重用,所以只能隐居在家,过着淡泊的生活。“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叹。“苍茫”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无奈,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渺茫和不确定。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才华未用的感叹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