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致闲情常复旧。不弄丹青,今又三年后。握管从新挥砚右。笔尖也把西风斗。
秋菊秋虫同一瘦。傲惯寒霜,骨是天生就。品格清癯神韵秀。知君晚节康而寿。

【注释】

凤栖梧:即《凤栖梧》。为盛吟皋题画。菊草虫扇:指菊花、草虫和扇子,这里指的是画上的内容。

逸致闲情:超脱的情趣和悠闲的心情。常复旧:恢复旧日的情趣。

不弄丹青:不用画笔。

管(ɡuǎn):指毛笔。从新挥砚右:重新挥动毛笔在右边作画。

笔尖:指毛笔的尖端。也把西风斗:也用来比对着西风。斗,比喻。

秋菊秋虫:指画上的菊花和虫子。同一瘦:一样的憔悴。

傲惯寒霜:习惯了在寒霜中挺立。骨是天生就:骨节是天生的。清癯(qú):清高瘦弱。神韵秀:神韵清美。

知君晚节康而寿:我知道你晚年健康长寿。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词中的名篇,以咏菊、虫、扇三物,写其形与神之异同,借以抒写作者超旷的情怀和对时世的感慨。全词由咏物过渡到咏人,又由咏人回到咏物。咏物而不滞于物,咏人而能出之以物,使物、人交融,这是本词艺术构思的高超之处。

开头二句“凤栖梧,为盛吟皋题画菊花、草虫、扇”,点明咏物题画之作。词人首先咏画上之菊,言其超逸脱尘之态,接着写扇面之虫,既写其形体之消瘦,又写其精神之傲然。这两句是全词的总纲。

“逸致闲情长复旧”二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描写画面。词人不说自己,而说“今又三年后”,则可见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志趣未衰,仍能重振精神,创作佳作。

“握管从新挥砚右”二句,承接上文,再写自己重振精神后的情景。词人手持管笔,重新挥动,在左边挥毫泼墨,意谓自己虽已年迈,但仍能创作。

“笔尖也把西风斗”二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自己的创作情景。这里用“笔尖”来比“西风”,说明自己创作的心境。

“秋菊秋虫同一瘦”二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描写画面。词人不说自己,而说画上的菊花和虫子,都显得憔悴不堪。这样既突出了菊花与虫的神态特征,又渲染了画面的气氛。

“傲惯寒霜,骨是天生就”二句,承上启下,总写画上的菊花与虫的神态特征。词人不说菊花与虫的性格特点,而说它们傲然挺立,不受寒霜侵袭,这既是对菊花与虫外形特征的概括,也是对其内在品质的高度赞美。

“品格清癯神韵秀”二句,承上启下,再总写画上的菊花与虫。词人不说菊花与虫的神韵之美,而说它们清癯而神韵秀美。这样既写出了菊花与虫的神韵之美,又烘托出了整个画面的氛围。

最后二句“知君晚节康而寿”二句,收束全词。词人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长寿不衰。这既是对自己年老体健的自信,也是对菊花与虫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这首咏物词的艺术构思十分精巧。它不仅通过咏物表达了词人超逸脱尘、傲然挺立的精神风貌,而且还通过对菊花与虫的刻画,烘托出了整个画面的氛围,使画面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此外,词人在咏物中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