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藉芳草,白马出花嘶。
初鸟声犹涩,春人年并齐。
含思各深浅,同里异东西。
相见不相问,青山畏日低。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能准确反映出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如“初鸟声犹涩”中的“涩”字,既表现了小鸟叫声的细微,也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的清新,同时还有“初春”之意。
【答案】
①桃花借芳草之姿,白马出花丛之嘶鸣。②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鸣叫,人们年岁增大。③含思各深浅,同里异东西,相见不相问,青山畏日低。
桃花藉芳草,白马出花嘶。
初鸟声犹涩,春人年并齐。
含思各深浅,同里异东西。
相见不相问,青山畏日低。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能准确反映出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如“初鸟声犹涩”中的“涩”字,既表现了小鸟叫声的细微,也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的清新,同时还有“初春”之意。
【答案】
①桃花借芳草之姿,白马出花丛之嘶鸣。②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鸣叫,人们年岁增大。③含思各深浅,同里异东西,相见不相问,青山畏日低。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将近结束时,遥望着南方的景象。其中,“夜将半”指的是夜晚即将结束的时刻;“南望”则表达了诗人面向南方的动作,可能是一种期待或是对某个地方的思念;“书所见”则是指诗人通过阅读或书写而看到的内容,可能包含了他所看到的景象、所思所想或者是某种情感的抒发。整体上,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即将结束时分的情景和心境。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这句诗的意思是
小园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释: 1. 水景动深树 - 水面映照着远处的树木,显得格外清晰。 2. 山光窥短墙 - 远处的山影透过矮墙投射到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3. 秋村黄叶满 - 秋天的村庄里,树叶已经变黄,覆盖了整个村落。 4. 幽竹如人静 - 竹子生长在幽静之处,就像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5.
《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诗的原文和译文 - 诗的原文: 度日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 诗的译文: 在花开时节,我两次做同一个梦,每次醒来都是沉默不语地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我在相思的坟墓上种下了红豆,不知道等到红豆成熟后,是否会发现那些相思之情已经深植在心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名为《众香亭饯梅歌》,是唐代文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十六句,每两句为一组,共有十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空山无人置古琴,泠风七弦吹玉音。 空山之中没有人放置古琴,只有泠泠的风轻轻吹奏着七弦的美妙音乐。 更谁知此静者妙,而我窈见天之心。 还有谁能知道这宁静中的微妙之处,而我只是隐约地感受到天心的存在。 天心道心并诗心,归日梅花初照林。 天心
【注释】 梅花:梅树的花。 消息:消息,信息。这里指梅花开放的信息。 夜气:夜晚的清冷气氛。 花光月白:花影和月光交相辉映,皎洁明亮。 亦恐:担心。 村中:村庄里。 天涯画笔:形容奚徵君的才情如同画笔一般。天涯,比喻远隔千山万水。 饱听:听得十分仔细。 致通素:传达真情实意。 绝孤颖:像梅花那样独开不群。 秋云棱厉:秋天的云彩棱角分明,气势磅礴。日争力:太阳奋力地争斗。 阁雨坚凝
诗句释义:观水知西涨必盛作 西潦将盛时,水气凉朝晚。诸山泛寸碧,散若齿初龀。 云染黄泥平,海攒赤岳坌。我怀邕州居,飞檐俯江楯。 江中砥巨石,团此千里忿,声骄溢地剩,势横浮天转。 夜夜西北极,幂幂雷雨奋。云喷黑磐车,电掣阴火靷。 方增眼浩浩,何处泪泯泯。儿时所习见,往往亟三板。 江楼歙张动,下若战蛟蜃。崖崩骇剥肤,舍避走绝膑。 牛马安可辨,渚涘无有畛。长蝮作雾游,高鸢折风抎。 郡国坐眨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友人送西樵无叶井泉》。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璇源不汤汤,静贮岳色绿。 泉水清澈透明,如同翡翠般碧绿。这里的“璇源”指的是泉水源头,而“汤汤”则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清脆响亮。 君汲一尺天,范此满盎玉。 你用一尺长的竹筒汲水,将这满盎(古代一种容器)的水装进竹筒里。这里用“范此满盎玉”来形容汲水过程,仿佛从玉中汲取清泉。 清碧凝坚光,莹若不可掬。
【注释】 1.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欲雨:乌云欲来的样子。突兀:高耸入云。辨:分辨、辨认。夜云:夜晚的云。洗出:冲洗出来。东南:指日出的地方。碧:青绿色。 2. 二樵:二樵夫,指砍柴的。山父:山中老人。黄葛衣:黄色的葛布衣,指隐士。踏晓:天还没亮时。独开山上扉:独自打开山中的门。梦然:梦醒时。冥海:大海,这里指罗浮山。万里黑:一万里都是漆黑一片。中有:里面有。沧凉:寒冷凄凉。红百围
【注释】 ①浮屠:塔。 ②南出福字堂:指南门楼。 ③丰乐堤:东晋时所建,是当时京城的一条重要道路。 ④马首:马的头部。 ⑤突兀:高耸。 ⑥阴到:隐没于。 ⑦初:起初。 ⑧地窟:地下的洞穴。 ⑨盘天梯:指攀援而上。 ⑩仰高:仰望高山。 ⑪忍冻:忍受寒冷。 ⑫蜗螺:山势蜿蜒曲折。 ⑬逼窄:狭窄。 ⑭顶踵:头顶与脚跟。 ⑮浩然诸天:浩大的天地。 ⑯牂牁:古代郡名,今贵州西部一带。 ⑰蠕蠕
【注释】 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南海神庙):在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市。师子洋:指南海之洋。 木棉花:即木棉树,又称攀枝花。赤城:古地名,今属广东省。玄云铁为壁:形容云雾缭绕,如铁铸的城墙一样。峥嵘:高耸的样子。雪山白:指山峦重叠,山峰苍翠洁白。天柱直:比喻山峰高耸挺拔,如同擎天的柱子。欲作波涛无暇力:意谓海浪翻滚,波澜壮阔,但力量却无法施展。九阍虎豹万骑随,二仪虚空一声塞:九重门的守卫是猛虎和豹子
画鹰 老树秋落日,古墙风满原。 苍然眉睫动,谁以羽毛论。 有想终能去,无群亦忘尊。 他时燕雀上,酸目见飞翻。 译文: 老树上的秋天落叶,夕阳西下,风在古墙上吹过。 鹰鸟的眉眼间仿佛动了,谁能用羽毛来衡量它的价值? 即使有了飞翔的志向,也能自由地离开;没有同伴,也忘了自己的尊贵。 等到他日,燕雀等小鸟也会飞上高枝,那时人们会酸溜溜地看着它们飞来飞去。 注释: 1. 老树秋落日:指深秋时节
【注释】 大梁:即今河南开封。杂感三:组诗中的第三首,为诗人晚年所作。 将冗成名易,恩宽受病深:把官位名望看得很容易得到,却因为皇恩浩荡而招来祸患。将,以;冗,闲散;名,名望。易,容易,轻易。恩宽,指皇帝的宽大恩泽。 烟氛何莽苍,雾雨且浸淫:烟雾弥漫,天色阴沉,连天大雨滂沱。 竖子忧方大,畸人迹漫寻:小人忧虑很大,怪人在到处搜寻足迹。竖子,小人。畸,怪异,不合常规。迹,足迹,踪迹。浸淫,连续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香岩寺的景色,以及与李官桥的夜宿。 丛篁蔽群木,万山围一寺:形容香岩寺周围有密集的竹林,环绕着一座寺庙。 出险天忽开,入宇势顿异:形容进入寺庙后,周围的环境突然开阔起来,景色大变。 朴野见雏僧,庨豁登初地:描述看到一些简陋但充满生机的僧人,登上高台时感受到一种开阔的感觉。 开创肇有唐,兵气毁近代:提到寺庙在唐代创立,但后来因战争破坏,成为现代的样子。 缅维一行高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向晓秋云飞”,描述的是清晨时分,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秋天的鸟儿一般,自由自在地飞翔。这里的“向晓”意味着天刚破晓,而“秋云飞”则是对天空中云彩动态的形象描绘。这一句通过对秋云飞翔的描绘,为后文的意境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 “云飞人欲归”,进一步描绘了云朵与人的互动关系。这里的“人欲归”表达了一种渴望回归的情感,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家乡或亲人的深深思念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思和重要信息点,同时要善于结合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情感等赏析诗歌,从多角度、多维度展开分析,做到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本题要求赏析“秋眺”一诗的内容要点。 第一联写秋色。暮色四合,万物都显得浅淡;而秋天的大海与青山则显得深邃。这两句是说,在秋天,万物都变得浅淡了,只有大海和青山,却显得深沉。这两句中
夕望 树杪写金碧,远村收夕阳。 天青为岳色,沙白亦湖光。 他日兰台意,孤风梦泽凉。 东南皆水国,扬越一茫茫。 注释:在树枝的顶端描绘出金色和碧绿色,远处的村庄收下了夕阳。天空呈现出青色是山的景色,沙滩呈现白色也是湖泊的光彩。未来有成为翰林学士的雄心,独自享受着凉爽的风和宁静的水波。整个东南地区都是水乡,而扬越地区则是一个辽阔无际的水域。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