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露巉岩山骨愁,两株风柳曳残秋。
分明一段荒寒景,今日钟山古石头。
【题解】
此诗为咏石崖秋柳之景色。
【注释】
刻露巉岩:山崖陡峭,岩石突出。
两株风柳:指柳树,因柳条飘拂如风,故称。
曳残秋:随风摇曳,似在残秋中摇曳。
荒寒景:荒凉寒冷的景色。
钟山:《金陵志》载:“钟山在城西南十里。……有古石头城,相传周武王都此。”
【译文】
陡峭嶙峋的岩石上,长满了愁容,两株柳树在秋风中随风摇曳,仿佛在残秋之中摇曳;分明是一幅荒凉寒冷的景色,而如今却是古时候的钟山石头。
【赏析】
这首诗以“题石崖秋柳”为题,描绘了石崖上的秋柳景色。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联描写石崖上的柳树枝叶被秋风吹动,显得有些萧条和凄凉。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寒冷和孤寂,因此诗人用“峭壁巉岩”来形容岩石的陡峭和尖锐,用“风柳”来比喻飘舞的柳枝,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石崖上的柳树在秋天里的摇曳景象。这里的“曳残秋”既形容了柳树在秋天里随风摇曳的姿态,又暗示了秋天即将过去,冬日即将来临的意思。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他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荏苒的感慨。这里的“荒寒景”既形容了当前的景象,又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尾联则是诗人的情感升华。他通过赞美古代的钟山和现在的石崖之间的相似性,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认同感。这里的“钟山古石头”既指的是历史上的钟山,也暗示了现在依然存在的石崖。诗人通过对两者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于历史的记忆。
整首诗以“题石崖秋柳”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之美。诗人通过对石崖上秋柳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