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烟薄雾妆才就。年华不解伤春瘦。相见画栏边。风丝兜佩环。
春宫三十六。双燕飞还宿。辜负玉漏恩。簪花先断魂。
【注释】
软烟薄雾妆才就:轻烟薄雾刚刚涂抹在牡丹花瓣上,使之显得娇嫩。
年华不解伤春瘦:青春年华不解伤春,反而因伤春而变得消瘦。
相见画栏边:在画栏边与她相见。
风丝兜佩环:风吹来,将花带的佩饰轻轻拂动。
春宫三十六:春宫图共有三十一幅。
双燕飞还宿:双燕子又飞回巢中栖息了。
辜负玉漏恩:辜负了报时漏水之恩。
簪花先断魂:把发髻插满鲜花之后,感到魂魄也断了。
【赏析】
此词是咏物词。写牡丹初开时节,以美人的姿色比拟,赞美牡丹的艳丽。全词从视觉、听觉角度入手,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牡丹画面。
起句“软烟薄雾妆才就”,用拟人手法写牡丹初开时,如美女涂粉施脂般美丽动人。
“年华不解伤春瘦”,则写出了牡丹之美不仅在于其形,而更主要的是在于其神,它使人联想到“年华”即青春,却“不解伤春”,反而因伤春而变得更加娇艳,更加富有生机。这是牡丹美的一种表现。
过片两句,写牡丹的美丽令人陶醉,但这种美是短暂而脆弱的,因而作者发出惋惜之情。“相见画栏边”一句,写出了牡丹之美与人的关系;“风丝兜佩环”一句,写出了牡丹之美与人的接触。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牡丹之美,又写出了作者对牡丹之美的喜爱。
最后两句“辜负玉漏恩,簪花先断魂”,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发挥。这里的“玉漏”指报时的铜壶滴漏声,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之快。“玉漏”之声,本是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的声音,但这里却是以牡丹的美喻人的青春,牡丹的盛开象征着人生的春天,而牡丹的凋谢则象征着人生的衰老。而当人们在牡丹盛开之时,把鲜花插于发间,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但是,当牡丹凋谢之后,人们却只能看着它被遗弃在一边,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从而产生一种失落之感。这种失落之感,正是由牡丹之美所引起的。
这首词以牡丹为题,实则写的是对人生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全词通过对牡丹之美的描绘和对它的欣赏,表达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