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萧条底事走天涯,席帽拂黄尘。又当筵红烛,金尊中酒,惆怅逢春。回首花幡彩胜,袅袅倚楼人。一别高楼去,日日含颦。
况是物华轻换,望长安不见,宵梦难真。便明年人面,双笑恐无因。悔从前天寒罗袖,倚娇柔、只是少温存。思今夕,掩盈盈泪,几处销魂。

甘州

问萧条底事走天涯,席帽拂黄尘。又当筵红烛,金尊中酒,惆怅逢春。回首花幡彩胜,袅袅倚楼人。一别高楼去,日日含颦。

注释: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这首诗是辛弃疾在淳熙八年(公元1179年)春天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兼知建康府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在赴任途中经过此地,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首句“问萧条底事走天涯”,直接点明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被贬至南方而发问的情怀。“走天涯”三字,既表明了词人的飘零之感,也暗示出他心中对朝廷的无限思念。

接下来两句“席帽拂黄尘”描绘出了词人远行途中的情景。他头戴席帽,脚踏黄尘,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孤独与落寞。同时,这两句也暗喻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又当筵红烛,金尊中酒,惆怅逢春。”这三句诗进一步描写了词人的心情。他在宴会上举杯畅饮,但心中却无法抑制住对春天的思念之情。他看着桌上的红烛和金色的美酒,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惆怅。

“回首花幡彩胜,袅袅倚楼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的怀旧情感。他回想起过去的繁华景象,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人们,如今只能在楼上遥遥相望。这种对比让他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一别高楼去,日日含颦。”这两句诗描绘了词人与昔日恋人分别后的生活状态。他们各自离开高楼,每天都带着深深的忧愁。这种忧伤的情绪让词人感到痛苦不已。

接下来四句“况是物华轻换,望长安不见,宵梦难真。”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他感叹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更迭变化,而自己却无法再见到故乡的长安城。同时,他也意识到夜晚的梦境往往难以真实地反映现实,只能让他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

最后两句“便明年人面,双笑恐无因。”则是词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他认为即使到了明年,对方可能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与他相见。这种担忧和失望让词人感到心痛不已。

这首《甘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