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平安好,声名老帝畿。
书来纪春孟,节换已秋衣。
汗简酬恩遇,渔竿冷故矶。
思归应有病,不病亦应归。
【注释】
病中闻愚山病:指在病中听闻吴郡(今苏州)知府王愚山生病了。王愚山名琏,字公谨,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与杨万里、陆游等人齐名,世称“诚斋先生”,他一生关心国事,曾上疏论奏时事,因此得罪权贵而被诬陷为谋反罪,不久被贬谪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去。
太史平安好:太史,官名,掌天文历数。这里指吴郡的太史。
声名老帝畿:声名,名声;帝畿,京城,这里指京都临安。言王愚山在京都声名很大。
书来纪春孟:书,即书信,这里指代王愚山的书信。纪,记。春孟,春季的孟月,古人以孟月为一年之初,所以春天的头一个月叫春孟。言王愚山在信中报告自己春间的生活状况。
节换已秋衣:节,季节。已,已经。秋衣,秋季的衣服。言王愚山在信中报告自己秋天时的生活状况。
汗简酬恩遇:汗简,泛指书信。酬,报答。恩惠。言王愚山用书信感谢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渔竿冷故矶:故矶,过去的矶石。矶,江边岩石。言王愚山在信中报告自己渔翁生活的孤独冷落。
思归应有病,不病亦应归:思归,思念故乡。应,应该。言王愚山想念故乡的心情很迫切,不论有没有病都应该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兼自述的诗。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病中听到友人因被诬陷而受牵连的消息后,内心十分焦虑不安。第三句是说自己虽无大功,但也能为朝廷尽心尽力地办事,只是由于皇帝听信谗言而受到牵连罢了。这两句表现了王愚山对皇帝听信谗言的不满,同时也表明了他忠于朝廷的品格。第四句写王愚山在信中写道:“我已记下春天的孟阳,秋天的寒衣。”可见他在信中详细汇报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第五句说:“我用书信向朝廷表示感激之情,报答皇上对我知遇之恩。”最后两句写王愚山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不管有病没有病,我也应该回去。”这两句话既表明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也表现了他的忠诚耿直。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平淡而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