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怜芳节,先期集胜流。长安花月酒家楼。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
落日余横笛,临风欲棹舟。相看莫只斗眉头。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注意要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词为作者在端午节社集时所作,上片写节日景象,下片写宴饮情景,全词以节序为纬,以人物情感为经,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同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仗、拟人等,使整首词生动形象。

第一句“乱后怜芳节”,是说国家大乱后,怀念这个美好节日。

第二句“先期聚胜流”,说明人们提前相聚,共庆佳节。

第三句“长安花月酒家楼”,“长安”指京城,“花月”指美好的景色,“酒家楼”指酒家和高楼,这句是说京城中酒楼歌榭处处可见。

第四句“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听到丝竹之声?何时才到过繁华都市呢?“丝管”指的是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皇州”泛指都城或京城,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音乐?什么时候才到过繁华的都市呢?

第五句“落日余横笛”,意思是落日时分横吹长笛。

第六句“临风欲棹舟”,意思是面对江风将要划船。

第七句“相看莫只斗眉头,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意思是看着你(诗人)不要只是皱起眉头而已!自古以来那些乘坐龙舟的锦帆啊,它们可曾停留在你的眼前?这句是说不要只是忧愁,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去计较。

第八句“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景,渲染端午佳节的欢乐气氛。过片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太平盛世的回忆与追思。结句用典,点出主题。全词构思精巧,情调豪健,风格沉雄而不失轻快。

【答案】

先期聚胜流。长安花月酒家楼,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落日余横笛,临风欲棹舟。相看莫只斗眉头,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