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悲。雁行归。苜蓿西风战马肥。毡庐傍水支。
塞云飞。暮烟炊。野岸平沙细柳垂。秋山积翠微。
【注释】⑴藩王:指唐玄宗的儿子李亨。
【赏析】这是一首塞上边地的边塞诗,是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写塞上的景色和人物。后两句写塞上的气候和景色,以“秋山积翠微”来点明塞上的秋天。这首诗在描写塞上景色的同时,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之情。全诗意境雄阔高远,气象万千苍凉。
角声悲。雁行归。苜蓿西风战马肥。毡庐傍水支。
塞云飞。暮烟炊。野岸平沙细柳垂。秋山积翠微。
【注释】⑴藩王:指唐玄宗的儿子李亨。
【赏析】这是一首塞上边地的边塞诗,是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写塞上的景色和人物。后两句写塞上的气候和景色,以“秋山积翠微”来点明塞上的秋天。这首诗在描写塞上景色的同时,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之情。全诗意境雄阔高远,气象万千苍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并给出注释,然后赏析。 “忆江南”:词牌名,属于《忆江南》词调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回忆江南生活的作品,通过描写一幅幅江南水村的画面来表现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江南好,桑柘一村村。”第一句点明主题
定风波 拟古 花里楼台看不真,绿杨隔断倚楼人。 谁谓含愁独不见,一片,桃花人面可怜春。 芳草萋萋天远近,难问,马蹄到处总消魂。 数尽归鸦三两阵,偏衬,萧萧暮雨又黄昏。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拟古:仿效古人的词调而作的词。花里楼台:指在花丛中的楼台。看不真:指楼台里的景物模糊不清。绿杨隔断:绿杨柳把楼台隔开。倚楼人:站在楼上的人。谁谓:难道谁说。含愁:有愁闷。独:独自。一片
这首诗的注释是: 1. 夏日听道初两儿读书 2. 翛然花木荫茅庵,一炷炉烟经半函。 3. 闲向窗前课儿女,微风晴日诵《周南》。 译文: 1. 在夏天的时候,我听着道士讲道,两个儿子正在读书。 2. 花木掩映下的茅草屋,一缕炉烟飘过半卷书。 3. 我悠闲地坐在窗前教导子女,微风和晴朗的阳光下诵读《周南》诗篇。 赏析: 此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
江南好,云影接山光。 负米人行莎草径,论文客坐读书堂。 晚饭菜根香。 释义: 江南好,云影接山光。 背负着米回家的人走在沙草路上,有才学的人坐在书房里品读书籍。晚饭时,饭菜散发出淡淡的菜根之香。 注释: 1. 江南好:形容江南景色宜人。 2. 云影接山光:指云雾缭绕,山色相映。 3. 负米人行莎草径:指背着稻米的人走在沙质小径上。 4. 论文客坐读书堂:指有学问的人坐在书房中读书。 5.
鹧鸪天 九日 九日登高眼界宽,菊花才放小金团。 毂纹细浪参差水,佛髻青螺大小山。 人易老,惜流年。 茱萸插帽不成欢。 西风那管离情苫,又送征鸿下远滩。 注释: 1. 九日登高眼界宽:在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台,视野变得宽广。 2. 菊花才放小金团:菊花刚刚开放,就像小金团一样娇嫩可爱。 3. 毂纹细浪参差水:形容车轮的辐条像细密的波浪,参差不齐地排列在水中。 4. 佛髻青螺大小山
【注释】 群峰合:指山峰相连。 盘陀:山石突立的样子。 又谁:疑问词,意为“谁”。 长松:高大的松树。 【赏析】 《最高楼·题钱元昌山水》是一首咏景小词,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上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首句写山峰连绵不绝,直插云霄;接着写飞瀑流经其间,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这两句通过对山峰、瀑布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
江南好,明月绿杨梢。 释义: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即在夜晚明亮的月光下,绿色的杨柳树梢上,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庄,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月光照在绿色的杨柳树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江南:指今天的中国南方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等地。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而闻名于世。 茅舍孤灯犹夜织,板桥流水暗生潮。 注释: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忆江南·其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江南好,如练暮江清。 注释:江南的景色美好,就像一条白色的绢带一样,暮色中的江水显得格外清澈。 2. 绕屋蒹葭秋露白,对门丘壑晚山明。 注释:屋前屋后长满了芦苇,秋天的露水让它们显得格外洁白;对面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清晰可见。 3. 闲话豆花棚。 注释:在聊天的时候,可以坐在豆花棚下休息。
【注释】 竹簏:竹制的盒子。 生花:比喻花开得繁盛,如花一样美丽。 小年时:指农历腊月或正月。东风:春天的风,指农历新年。趁闹蛾天气:趁着春暖花开,热闹非凡的时节。 封姨:指宫女。此情知未:这种感情知道吗? 吴绫:一种丝织品,有花纹图案。点金帖翠:用金箔装饰,颜色翠绿。 清唱:唱得清脆悦耳。揭处:指打开门帘。 【译文】 像生花卉,被竹簏装来,多少如花似锦的。 小年时,春风正好,街头热闹非凡
【注释】静坐偶成:静坐时偶然写成的一首诗。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全诗以“静坐偶成”为题,表现诗人在静夜独坐,冥思苦想中偶有所得,顿悟人生真谛的情致。首两句是说人生道路充满坎坷,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经受住磨炼的勇气,要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样才能心无所牵,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第三句进一步说明,这种境界不是靠空谈得来的
南乡子·端阳后一日四女仲文以玻璃小屏乞画兰花并索题,遂作此 节候过端阳。风雨连朝作嫩凉。画阁卷帘同笑语,琼浆。蒲叶榴花泛玉觞。 薄醉写秋芳。娇女牵农向阿娘。更要新诗题几句,微茫。记出离骚一段香。 注释:过了端午节之后一天,四女儿仲文用玻璃小屏向我讨要画的兰花,并且要求我为她赋诗。于是我写了这首诗。节日已经过去了,端阳节的气息还留有余温。连绵的雨和风持续了好几天,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在画楼中卷起帘幕
凄凉犯题秋窗染翰图 愁难寄托。萧条甚、情丝怎系离索。美人去后,余香尚在,袖稍襟角。罡风最恶。未必算、卿卿福薄。 忆当初、修嫭连娟,肠断旧标格。不堪回首处,霜陨秋荷,钗分金雀。姗姗月底,待招来、望中魂魄。未了今生,或能够、来生会著。散花人、结习空时无所缚。 译文 凄凉的犯令时节,秋天的窗前染上了笔墨,我画下了这幅图。 愁绪难以诉说,离愁别绪难以寄托。美人离去之后,她的香气仍在袖口和衣角萦绕
【注释】阿香油壁:指佛寺。碾轻车:用油灯研磨佛像,使之发光。电光:闪电。金蛇:指雷声。甘霖:及时雨。普济:普遍救助。今岁:今年的麦收季节。知:希望。民之乐:老百姓的欢乐。乐无涯:快乐无边。绿阴遮:荷叶茂盛遮住了树荫。暗窗纱:窗外的窗户是暗的。残溜滴檐牙:残夜的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屋檐上。画栏干畔:栏杆旁边。罗衫薄:罗衣单薄。受风斜:被风吹得倾斜。 【赏析】此词描绘的是一幅佛寺在雨中灯火通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万里高空,度西风、画出一行飞雁。”“画”指写,点明是作者自己挥笔写意。“万里高空”句是写景,写出了秋天的景象,“度西风”点明了时间
玲珑四犯 · 自制凤凰衣萤灯 腐草为萤,爱几处辉辉,花底池畔。拍手儿童,争扑素罗纨扇。偏又巧入疏帘,暗度过、镜奁书案。点画屏、高下飞遍。比似柳花轻便。 注释:这里的腐草指的是腐烂的草,因为其性质而成为萤火虫的食物。在花底池畔有几处地方,萤火虫的光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拍手的儿童们,争抢着去扑捉那些飞舞在空中的萤火虫,用他们的素罗纨扇去捕捉和扇动这些发光的小家伙。他们巧妙地进入疏帘,从那里穿过
【注释】 倚危阑:倚着高处的栏杆。 山楼:山上的楼阁。 乍满西风冷:刚刚感受到西风吹得有点凉意。 云际里:指天空中云层之间。 电掣金蛇,雷惊幽谷:形容雷声如闪电一样迅猛,如金蛇一样猛烈,震响在幽深的山谷之中。 旧游今昔难比:过去的游踪和现在相比已经无法相比。 奈听雨听风,恼人滋味:又因为听雨听风,烦恼的心情难以排解。 涯涘(suǐ):边际,尽头。 【赏析】 《山鬼谣》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