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临觞那得醺,渡江帆影惜中分。
黄州鼓角多情月,鄂渚人家不定云。
牧马关山方岌岌,宾鸿霜霰已纷纷。
往来二老平生意,世路干戈更别君。
注释:
季清送我上船赋诗寄予
面对酒杯百感交集那能不醺,渡江时帆影分两半。
黄州鼓角多情的月亮,鄂渚人家不定的云。
牧马关山正岌岌危,飞鸿霜霰已纷纷。
往来二老平生意,世上干戈更别君。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好友李季清(字子长)而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
第一句“百感临觞那得醺”,表达了诗人面对酒席百感交集的情绪。这里的“觞”指酒杯,“醉”指陶醉于其中。诗人在饮酒之际,内心充满了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思念等,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因此,他只能借酒消愁,希望能够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忘记这些复杂的情绪。
第二句“渡江帆影惜中分”,描述了诗人在渡江之时的景象。江面上的帆影被分成两半,象征着诗人与朋友的离别。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黄州鼓角多情月”,提到了黄州这个地方,以及那里的鼓角声。黄州是苏轼流放地之一,这里的鼓角声常常让人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在却只剩下多情的月色陪伴着孤独的身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无奈。
第四句“鄂渚人家不定云”,描述了鄂州的云海。鄂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的云海变幻莫测,让人感到神秘而迷人。然而,现在的云层却显得如此不稳定,仿佛随时都可能消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叹。
第五句“牧马关山方岌岌”,提到了关山和牧马。关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脉,地势险峻。牧马则是古代一种耕种方式,将牲畜赶到山上放牧。这里的关山和牧马似乎与前文的鼓角声相呼应,都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
第六句“宾鸿霜霰已纷纷”,引用了《诗经·周南·卷耳》中的诗句“鸿雁来矣,于彼南乡”。鸿雁是指大雁,它们从南方飞来,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的霜雪。这里用“宾鸿”来比喻友人,表示自己已经踏上了远行的路途。而那些纷乱的霜霰则像是诗人心中无法平静的心绪,不断涌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七句“往来二老平生意”,提到两位老人。这位老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长辈,他年纪虽大但精神矍铄,充满生机。另一位老人则可能是他的亲人或邻居,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彼此关心。这句诗以两位老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第八句“世路干戈更别君”,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的“世路”指的是世间的道路,而“干戈”则是战争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乱世之中,国家战火纷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他与友人的离别更是让这份担忧更加沉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渡江、鼓角声、云海、牧马、霜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使得它成为了一首具有历史意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