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怜钗燕,新寒数箭虬。经旬小别动离愁。怕听琼箫飞响,上南楼。
蜡泪消银烛,香心熨玉篝。瘦腰扶病不胜秋。独倚画屏无睡,待牵牛。

【注释】

①风蝶令:词牌名。

②旧梦怜钗燕,新寒数箭虬,经旬小别动离愁:旧梦中怜爱着那钗上的燕,新寒中数着那箭的虬,经过十多天的分别而感到动情,有离别的忧愁。

③怕听琼箫飞响,上南楼:怕听到那玉制的箫声飘荡在空中回响,便登上高楼。

④蜡泪消银烛:蜡烛融化了蜡泪,银烛也燃尽了烛芯。

⑤香心熨玉篝:用香膏熨帖着玉质的炉灶。

⑥瘦腰扶病不胜秋:因身体瘦弱支撑不住这秋天的疾病。

⑦独倚画屏无睡:独自靠着屏风,睡不着觉。

⑧牵牛:即牛郎织女,传说七夕相会。

【赏析】

此词写女子秋夜独坐,相思之情难以自持,借咏物以抒怀。全词写相思之情深挚、凄婉,用语清丽,意境幽雅,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咏物词。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凤”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代指女子;“钗燕”为古代妇女发饰之一,此处借指女子头上所戴之头饰。“燕”又可通“檐”,指门;“虬”为一种有鳞的龙,这里借指门上雕饰。两句说,女子怀念着昔日与情人共度的甜蜜生活,如今却要独自面对空荡的房室,心中不免产生思念之情。“动离愁”三字将女子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过片承上启下,写女子在孤寂难耐之时,只好倚窗眺望星空,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蜡泪”两句写女子在孤寂难耐之时,只能借助于点燃蜡烛来驱赶寂寞的煎熬,而蜡泪和烛光都已化为乌有。“瘦腰”一句化用了李延年《紫骝马》诗句:“先拂玉鞍装马去,后捉绣鞭骑走马。”意思是说,由于生病的缘故,身体变得十分虚弱,连抬抬手都感到很困难,更不用说走路了,只能扶着腰杆勉强支撑着病体行走。“不胜秋”三个字将女子因病体而消瘦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独倚画屏”一句写女子在孤寂难耐之时,只能倚靠画屏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无睡”二字将女子因思念情人而无法入睡的情状描绘得栩栩如生。“待牵牛”一句则点明女子此时正盼望着牛郎织女能早日相会,以慰藉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牵牛”二字既是女子所盼望的对象,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象征。

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在秋夜独坐相思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词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