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六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日:“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无徵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诗句
- 峡江寺 - 指的是位于某个山峡中的寺庙。
- 飞泉亭 - 指的可能是寺庙中的一个建筑或者景观,有如水般从高处飞泻而下的瀑布或水流,因此得名“飞泉”。
- 坐久 - 长时间的坐着不动,这里形容诗人在峡江寺中停留的时间较长。
- 日落 - 描述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太阳即将落下。
- 不得已下山 - 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天色已晚、不便等原因),诗人不得不离开了峡江寺,下山去了。
- 宿带玉堂 - 晚上住宿的地方是带玉堂,可能是一个富丽堂皇的房间。
- 正对南山 - 面向南方的山,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峡江寺正好面对南方的山。
- 六树蓊郁 - 形容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 中隔长江 - 中间隔着一条长江,可能是指峡江寺与对面的山峰之间,有一条宽阔的河流作为分隔。
- 风帆往来 - 风帆在水面上来回飘动的样子。
- 妙无一人肯 - 形容周围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欣赏这美景。
- 泊岸来此寺者 - 停船靠岸来到峡江寺的人。
- 僧告余日 - 和尚告诉诗人他的名字。
- 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 峡谷中名为飞来的寺庙,可能是由于其位置或名称而得名。
- 余笑日” - 诗人笑了笑说。
- “寺何能飞!” - 问寺庙怎么能够飞起来呢?这里的“飞”字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 只有将来我在梦境中可能会飞来这里。这里的“魂梦”可能表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思念。
- 僧日:“无徵不信。” - 僧人说:“没有证据我是不会相信的。”这里的“徵”字可能是“证明”的意思,强调了诗人对飞泉亭美景的深信不疑。
- 公爱之,何不记之?” - 你这么喜欢这个景致,为什么不记录下来呢?这是诗人对读者的建议,希望他们也能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
-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 然后我就写下了几行字,一部分留给自己保存,一部分留给僧人。这里的“已遂述数行”表示诗人已经写下了他的所见所感。
译文:
在峡江寺停留了很长的时间,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不得不下山,在带玉堂住下。我面朝南方,前方有六棵树郁郁葱葱,而我们之间隔着长江,可以看到船上的帆影在水面上来回飘动。因为周围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观赏这美妙的风景,只好把船靠岸来到这个峡江寺。
和尚告诉我他的名字叫余,我便笑着说:“这个寺庙怎么能飞起来呢!只有我的梦境和魂灵,可能才能飞到这里来吧!”和尚回答:“如果没有证据,我是不相信的。”我笑着回答说:“好吧。”然后我就写下了几行字,一半留给自己保存,另一半留给了这位僧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飞泉亭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僧人的对话,传达了他对于信仰和记忆的坚持,以及对友情、爱情和亲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