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诗句
问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注释
- 智者千虑:指智者深思熟虑,但即使再怎么周密的考虑,也总会有遗漏和错误。
- 圣人所不知:圣人虽然智慧超群,但仍有未知的事物。
- 愚人之所能:普通人虽然知识有限,但他们在某些方面也能有所作为。
- 理无专在:道理和知识是没有固定的归属或权威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理解。
- 学无止境:学问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尽头。
- 问可少耶:提问是否应该减少?
译文与诗句一一对应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 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
- 然则问可少耶?
”`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智者和圣人的局限性,表达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强调了知识的普及性和多样性。最后一句”然则问可少耶?”是对整个主题的总结,提出质疑: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减少提问?这反映了一种对知识和真理不断追求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