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吾之视季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耎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夫若是者,吾所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季子为余言,渡海时舟中人眩怖不敢起,独起视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一首;兵变,阖而坐,作《海南道中诗》三十首。余乃笑吾幸不忧恐泣下也。

吾庐记
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吾之视季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耎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夫若是者,吾所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季子为余言,渡海时舟中人眩怖不敢起,独起视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一首;兵变,阖而坐,作《海南道中诗》三十首。余乃笑吾幸不忧恐泣下也。

译文
客人责备我(说):“你的兄弟只有你一个,你又只能听从你说话的人的安排。现在你的哥哥喜欢借贷游玩,常常无缘无故地陷入危险和困境,冒险阻拦他,但你却不禁止他这样做,这是为什么?”我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他是不会死的。我看待他借贷、游玩、冒险、陷进危险和困境,就像借债装饰自己的屋子一样一样。况且人生各自都有自己实现理想的方式。一辈子呆在屋里守着家门不出,挑拣畏缩,躲在井边看天,把船系在腰间过河,遇到三尺深的沟渠,就吓得脸色发白不敢跳过去,像我这样的,我不强迫他去追求远大的志向。喜欢到险峻的山川去游览,寻求结交各地的朋友,领略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的变化,把客死看得象在家一样平常,死亡如同疾病一样平常,死亡就像睡在席子上一样平常,像这样的人,我不去强迫他守着家。孔子说过:‘志士不忘在沟壑。’像我这样的人做不到,但我的子孙可以做到的,他的志向也会愿意去做,而我哪还有空闲去禁止他这样做呢?”

季子为我讲他的经历:在渡海途中舟中人因害怕而无法起来,他一个人起来看着海上的月亮,写了一首《乘月渡海歌》。后来兵乱发生,他关上门坐着,写了《海南道中诗》共三十首。我于是笑着对他说我幸好没有忧愁恐惧哭泣流泪。

赏析: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与友人季子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之情。文章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作者以“吾”自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独立人格,这种人格特质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追求的理想境界。

季子的言行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冒险精神的推崇。季子的行为虽然可能带来危险,但他敢于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中是较为难得的。

作者认为每个人应该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违背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就可以自由地追求个人的幸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通过对季子的描绘,作者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被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所束缚。这种思想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