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剪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雨花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注释:一生四十年岁月如梭,今天穿着麻鞋去拜谒旧居京城。
赏析:诗人通过“生平四十老柴荆”,表达了自己从年轻时开始就立志报国、忧国忧民的情感。而“此日麻鞋拜故京”则体现了诗人在晚年仍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故里,缅怀历史,表达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与不舍之情。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剪伐到园陵!
注释:是谁使得我们的国家山河破碎?又怎能容忍那些割地求和的行为,导致我们的园陵被剪削破坏!
赏析:诗人在此感叹国家的不幸命运,痛斥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尊严的行径。诗人用“谁使”和“可堪”两个疑问句强调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注释:牛羊踩踏过的草地留下了新的草皮,而那些高官显贵却依旧保持着雍容华贵的风采。
赏析:诗中“牛羊践履多新草”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荒凉景象,而“冠盖雍容半旧卿”则反映了虽然战火纷飞,但权贵们仍旧过着安逸享乐的生活,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释:歌声和哭泣声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悲伤,天色渐晚,夜风中传来悲鸣声,仿佛江水也在为失去的家园哭泣。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和无奈,即使歌唱和哭泣都无法排解内心的忧伤,只能任由悲伤随着夜幕降临,伴随着悲风四溢。最后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