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纵酒】

事之是非,惟醒人能知之;味之美恶,亦惟醒人能知之。伊尹曰:“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口且不能言,岂有呼呶酗酒之人,能知味者乎?往往见拇战之徒,啖佳菜如啖木屑,心不存焉。所谓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而治味之道扫地矣。万不得已,先于正席尝菜之味,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两可也。

【戒火锅】

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用烧酒代炭,以为得计,而不知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菜冷奈何?曰: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尚能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劣可知矣。

【戒强让】

治具宴客,礼也。然一肴既上,理直凭客举箸,精肥整碎,各有所好,听从客便,方是道理,何必强让之?常见主人以箸夹取,堆置客前,污盘没碗,令人生厌。须知客非无手无目之人,又非儿童、新妇,怕羞忍饿,何必以村妪小家子之见解待之?其慢客也至矣!近日倡家,尤多此种恶习,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类强奸,殊为可恶。长安有甚好请客,而菜不佳者,一客问曰:“我与君算相好乎?”主人曰:“相好!”客跽而请曰:“果然相好,我有所求,必允许而后起。”主人惊问““何求?”曰:“此后君家宴客,求免见招。”合坐为之大笑。

【随园食单·戒纵酒】这首诗是关于饮酒的警示,其大意是说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分辨事情的是非和味道的好坏。伊尹说:“食物的味道精细微妙,只能用口去品尝。”然而口都尝不到,又怎么能知道那些喜欢酗酒的人能否品味食物的味道呢?往往看到那些沉迷于美食的人,把美味的食物当作木屑一样吃,心里却没有一点珍惜。所谓“惟酒是务”,又怎能知道其他事物?这样下去,对食物之道就失去了敬畏之心。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先在正席试尝菜肴的味道,然后再在撤席时展示喝酒的能耐,这样可以兼顾到两个方面。
【随园食单·戒火锅】
诗中提到在冬季宴会时常用火锅,但这样的喧闹已经让人感到厌烦;而且每种食物都有其适宜的火候,需要文火、武火交替使用,不能随意增减,瞬息之间难以做到完美。现在却一味地用火来煮食物,这样的食物还能算好吗?近代人以烧酒代替炭火煮菜,认为是一种新的方法,但其实不知道经过多次加热后食物的味道也会发生变化。有人问:食物变冷了怎么办?回答说:将刚出锅的热菜不立即让客人吃完,而是保留一段时间让它变冷,这样就可以知道这道菜的味道有多糟糕。
【随园食单·戒强让】
宴请客人是一种礼节,但一旦食物上桌,主人就应该根据客人的喜好,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筷子夹取食物。菜品有精、肥、整、碎之分,各有所长,主人应该听从客人的选择,这才是正确的礼仪。何必要强行让客人选择呢?常见的情况是,主人会用自己的筷子夹起食物放在客人面前堆起来,弄得满盘都是,让人感到厌恶。要知道客人并非没有手没有眼的人,也不是小孩子或者新婚妇女,他们并不会因为害羞或饿肚子而接受这种对待。这是非常慢待客人的!近来一些倡家尤其有这样的不良习惯,用筷子夹起食物硬塞入口中,就像强奸一样,实在是令人讨厌。在长安,还有谁能邀请客人吃饭,结果菜却做得不好,客人问:“我与您的关系好吗?”主人回答:“关系很好!”客人跪着请求道:“果然关系很好,我有个请求,必须被允许之后才站起来。”主人吃惊地问:“有什么请求?”客人说:“以后您的家中请客,请不要再邀请我。”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