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烧肉】

煮熟不去皮,放麻油灼过,切块加盐,或蘸清酱亦可。

【酱肉】

先微腌,用面酱酱之,或单用秋油拌郁,风干。

【糟肉】

先微腌,再加米糟。

【暴腌肉】

微盐擦揉,三日内即用。以上三味,皆冬月菜也。春夏不宜。

【尹文端公家风肉】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家乡肉】

杭州家乡肉,好丑不同。有上、中、下三等。大概淡而能鲜,精肉可横咬者为上品。放久即是好火腿。

【笋煨火肉】

诗句:
煮熟不去皮,放麻油灼过,切块加盐,或蘸清酱亦可。

译文:
将煮熟的肉不加皮地放在麻油中烤至表面焦黄,切成小块后可以蘸上盐或清酱食用。

注释:

  • 煮熟:使食物彻底熟透。
  • 不加皮地:意味着在烹饪过程中不会去掉肉皮。
  • 麻油灼过:用芝麻油炒制肉类使其表面焦黄。
  • 切块加盐:将煮熟的肉切成小块加入盐调味。
  • 或蘸清酱亦可:表明还有其他的调味品可用,即清酱。

赏析:
这首诗是《随园食单》中的“特牲单”部分。诗描述了煮、烤、切、拌等不同烹饪方法来制作锅烧肉、酱肉、糟肉和暴腌肉四种不同的肉类食品,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袁枚对于烹饪技艺的追求和对不同食材的精细处理,以及他对美食文化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展现了古代厨师们高超的技艺和独到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