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昭明以点心为小食,郑傪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

【鳗面】

大鳗一条蒸烂,拆肉去骨,和入面中,入鸡汤清揉之擀成面皮,小刀划成细条,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滚。

【温面】

将细面下汤沥干,放碗中,用鸡肉、香蕈浓卤,临吃,各自取瓢加上。

【鳝面】

熬鳝成卤,加面再滚。此杭州法。

【裙带面】

以小刀截面成条,微宽,则号“裙带面”。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宁使食毕再加,以便引人入胜。此法扬州盛行,恰甚有道理。

【素面】

先一日将蘑菇蓬熬汁,定清;次日将笋熬汁,加面滚上。此法扬州定慧庵僧人制之极精,不肯传人。然其大概亦可仿求。其纯黑色的或云暗用虾汁、蘑菇原汁,只宜澄云泥沙,不重换水,则原味薄矣。

诗句:
随园食单 · 点心菜
梁昭明以点心为小食,郑傪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
【鳗面】
大鳗一条蒸烂,拆肉去骨,和入面中,入鸡汤清揉之擀成面皮,小刀划成细条,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滚。
【温面】
将细面下汤沥干,放碗中,用鸡肉、香蕈浓卤,临吃,各自取瓢加上。
【鳝面】
熬鳝成卤,加面再滚。此杭州法。
【裙带面】
以小刀截面成条,微宽,则号“裙带面”。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宁使食毕再加,以便引人入胜。此法扬州盛行,恰甚有道理。
【素面】
先一日将蘑菇蓬熬汁,定清;次日将笋熬汁,加面滚上。此法扬州定慧庵僧人制之极精,不肯传人。然其大概亦可仿求。其纯黑色的或云暗用虾汁、蘑菇原汁,只宜澄云泥沙,不重换水,则原味薄矣。
注释:

  1. 梁昭明以点心为小食,郑傪嫂劝叔且点心,由来旧矣。
    梁昭明时期已有点心作为日常饮食的组成部分;郑傪嫂劝梁昭明及其兄弟尝试点心的做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2. 做鳗面的步骤
  • 将大鳗鱼整条蒸煮至熟透并去除骨肉,然后将鱼肉与面条混合,加入鸡汤后轻轻搅拌,制成面皮。
  • 使用小刀将面条切成细长条状。
  • 在锅中加入鸡汁、火腿汁和蘑菇汁对面条进行翻炒。
  1. 温面的制作方法
  • 将煮好的细面条放入碗中备用。
  • 用鸡肉和香菇制作的浓郁汤汁浇在上面,食用时可以自己取用小瓢添加。
  1. 鳝面的制作过程
  • 将鳝鱼熬制成卤汁,加入面条后继续翻炒,让面条均匀裹上卤汁。
  1. 裙带面的制作方法
  • 用小刀将面条切制成较宽的条状。
  • 这种面条的特点是外观像裙子的带子,因此得名。通常认为,在碗中看不见面条是最佳效果。
  1. 素面的制作方法
  • 前一天将蘑菇熬制出浓汁,过滤得到清汤;第二天将笋熬制出汁液并加入面条一起炒制。

赏析:
《随园食单》是清代袁枚所著的一本关于食品烹饪的书籍。本书详细描述了各种传统小吃的制作方法,反映了清朝中期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

诗中的每一句都是对一种特定菜品的制作过程的详细描述。例如“鳗面”部分,作者介绍了如何将大鳗鱼煮熟并去骨,然后将鱼肉和面条混合后加入鸡汤和调料烹煮的方法。而“温面”和“鳝面”部分则分别描述了面条的制作以及面条与肉类或蔬菜的炒制方式。

“裙带面”和“素面”两节展示了如何在碗中呈现食物,强调了食物的美观性和视觉吸引力。特别是“素面”的描述中提到了利用蘑菇和笋熬制的清汤来炒制面条,这样的制作方式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层次和口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制作步骤,向读者展示了清代点心和面条的制作艺术,体现了当时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