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迢迢。趁香初酒半,添烛倚红箫。冷黛镌颦,明波画睐,嫣韵堪比陵苕。
更携扇、邀凉藓径,正柳外、斜月转西寮。珠露横阶,玉河案户,人影单绡。
曾记看荷时节,泛红窗蠡艇,茶榼诗瓢。散絮经年,团沙此夜,分袂须缓明朝。
便来岁、瓜期未远,怕再见、多半鬓丝凋。听否西风过梧,落叶萧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重点字词赏析和句子赏析。解答本题时需要对诗句进行解释,并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
(1)“夜迢迢。趁香初酒半,添烛倚红箫”,这两句写离别之时的情景。“夜迢迢”是说夜晚很长,而此时正值中秋之夜,所以“夜迢迢”也暗示了离别之期。“趁香初酒半”是指两人刚刚举杯畅饮,还未到尽兴的时候,“添烛倚红箫”则表明在月下相拥共度良宵,以箫声为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情调。
(2)“冷黛镌颦,明波画睐,嫣韵堪比陵苕”,这几句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神态。“冷黛镌颦”是指女子的眉毛如冰雕玉琢般精致,微微皱起的眉头透露出一丝愁绪。“明波画睐”(即媚眼):指女子眼神明亮如水波流转,顾盼生辉,充满风情。“嫣(yān)韵堪比陵苕”,意为女子的娇美笑容足以与荷花相提并论。
(3)“更携扇、邀凉藓径,正柳外、斜月转西寮”,这二句描写了女子邀请男子到凉爽的石阶上乘凉的场面。“更携扇”说明两人一起出门。“邀凉藓径”,是在清凉的小路上散步,“正柳外、斜月转西寮”则是说月光从柳树之外洒落下来,斜阳西下照到了西厢房。
(4)“珠露横阶,玉河案户,人影单绡”,这几句描绘了两人在一起时的景况。“珠露横阶”指的是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滴在台阶上。“玉河案户”,形容窗户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映衬出屋内的雅静环境。“人影单绡”则是指屋内只有他们两人的身影和轻纱般的衣袂。
(5)“曾记看荷时节,泛红窗蠡艇,茶榼诗瓢”,这三句回忆了过去共同赏荷、乘船、品茗的美好时光。“曾记看荷时节”,指的是过去他们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里一起赏荷的日子。“泛红窗蠡艇”,是指在红色窗棂旁荡漾着小船,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茶榼诗瓢”则是说他们还喜欢一起品尝茶水和诗词,品味着生活的美好。
(6)“散絮经年,团沙此夜,分袂须缓明朝”,这几句描写了两人分别的时刻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盼。“散絮经年”指的是多年之后,昔日的爱情如同飘飞的柳絮一般随风而逝,难以再续前缘。“团沙此夜”,则是指在这个夜晚相聚时,他们的感情依然如同沙粒般紧密相连。然而,即便如此亲密的情感,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因此“分袂须缓明朝”。这里的“分袂”意味着别离,“须缓明朝”则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
(7)“便来岁、瓜期未远,怕再见、多半鬓丝凋。”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分离的恐惧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便来岁”指的是来年的这个时候,“瓜期未远”则是指瓜果成熟的季节还没有到来;“怕再见”则是担心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见到对方时,对方的鬓发已经斑白。这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答案】
译文:夜色沉沉,趁着中秋佳节的余光,我们举杯畅饮,借着烛光倚靠在箫声婉转的红箫旁。女子清冷的眉目间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她的眼睛明亮如水波般流转,嘴角带着甜美的笑容,仿佛比那美丽的荷花还要迷人。我握着扇子,邀请你到清凉的石阶上来乘凉,月光透过柳枝洒在西厢房,我们的影子映在轻纱般的衣袂上。回想起过去我们共同欣赏荷花、泛舟湖上、品茗论诗的日子,那些快乐的时光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味。如今,我们分别了,各自天涯,不知何日再能相见。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分,期待来年再聚首,那时或许我们都已白发苍苍。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别后怀人之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情人离别时的情景以及分别后的心情,抒发了自己对于分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