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贴》所见诸本,皆系钱文倩物。文倩囊涩,先质六册于一富贾,余四册,余尝见之。其中二王一册,笔法秀宕,下真迹一等,果俊物也,细玩却是潭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拓为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勒上石所刻,费数万,较今市本相去天渊焉。
明朝法贴,大刻有“郁冈斋”乃王氏所刻,“停云馆”乃文氏所刻。“郁冈斋”余童年曾见之,不复记忆。“停云馆”余见之于张玉立家,其中《黄庭》、《兰亭》刻有多种,而帖中所载宋、元诸家最详。又涿州冯相公所刻“快雪堂”,亦备载苏、米书,采摭颇精,于晋魏历代之书,十得四五耳。至于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临摹历代大家及自书题跋,精妙绝伦,近则可掩“郁冈斋”,远则踞诸《淳化》各种名帖之上,诚罕观也。
诗句:
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 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妙关性灵。
译文:
书法的练习,其基础在于正确的结字和用笔技巧。结字的效果取决于个人的学习程度,而用笔的技巧则关乎个人的性情与悟性。
注释:
- 临池之法:指的是书法练习的方法。
- 结体:指书写时文字的布局和结构处理。
- 用笔:指书法中书写时笔触的使用。
- 结体之功:强调了结体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良好的结体可以提升作品的整体美感。
- 用笔妙关:指出书法中用笔的艺术性,是书法的灵魂所在。
- 性灵:指人的个性和情感,在这里指书法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练习方法的描述,表达了学习书法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还要注重用笔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通过结体与用笔的结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朱和羹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