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临古人,始在能取,继则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于此可悟舍法。非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何从现得清静法身来。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称道董先生之学,余即慕其为人。余十七岁时,得笔法于南都。所谓手授口诀者,于此始知之。十九岁得“宝鼎斋”初拓,甚爱之。是时购先生真迹,然余以沉溺八股,既鲜闲暇,又生畏惮,是以不果学。乙酉之变,余家片纸只字都无存者,避乱湖边,教授阅三四年,复购数种。丙戊春,学永兴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落笔志毕生。于此年三月廿四日临《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则。岁月蹉跎,忽惊老迈,古之书家,自成童即能把笔,如大令六七岁受笔法,一到壮年,名满四方。子昂三十八岁已官就名成。余年四十八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亦帷有立志坚定,工夫不懈,庶几有成耳。

临池心解
凡临古人,始在能取,继则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于此可悟舍法。非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何从现得清静法身来。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称道董先生之学,余即慕其为人。余十七岁时,得笔法于南都。所谓手授口诀者,于此始知之。十九岁得“宝鼎斋”初拓,甚爱之。是时购先生真迹,然余以沉溺八股,既鲜闲暇,又生畏惮,是以不果学。乙酉之变,余家片纸只字都无存者,避乱湖边,教授阅三四年,复购数种。丙戊春,学永兴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落笔志毕生。于此年三月廿四日临《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则。岁月蹉跎,忽惊老迈,古之书家,自成童即能把笔,如大令六七岁受笔法,一到壮年,名满四方。子昂三十八岁已官就名成。余年四十八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亦帷有立志坚定,工夫不懈,庶几有成耳。
译文:
学习书法首先要理解古人的书写习惯和技巧,然后才能学会如何取舍。能取容易,但能舍却很难。然而如果没有取,就无法学会舍。学习书法就像向柳下惠学习一样,最好能够像鲁国的男子那样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担心身体而放弃学习,也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我小时候曾在东门王忆峰家读过书,他称赞董先生的书法很好,我就很佩服他的人品。我十七岁的时候,在南都学到了书法的技巧,也就是手把手教的方法。二十岁的时候得到了”宝鼎斋”初版的书法作品,非常喜欢。当时我想购买董先生的作品,但由于沉迷八股文,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学习书法。乙酉年的时候,家里的东西都被烧光了,我在湖边避难,教授学生三四年的时间,后来又买了一些书法作品。丙戌春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永兴的真书,两个月之后就放弃了,继续临摹瘦金体《兰亭序》,直到戊子年的元旦,我才放下手中的笔,完成了我的一生的志愿。在这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我临摹了《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帖。岁月蹉跎,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老了,古代的书法家从小就能拿起毛笔写字,比如大令六、七岁时就开始学习书法,等到长大后名声远扬,各地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子昂三十岁就已经担任官职了。我今年四十八个才有了这个心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进入前辈书法家的书房,也许只有坚定决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有所成就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