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走到一条横涧跟前,原是本山的一支小瀑布,流归溪河的。瀑布冬天虽然干了,那冲的一条山沟,尚有两丈多深,约有二丈多宽,当面隔住,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子平看见如此景象,心里不禁作起慌来,立刻勒住驴头,等那车子走到,说:“可了不得!我们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那车夫把车子歇下,喘了两口气,说:“不能,不能!这条路影一顺来的,并无第二条路,不会差的。等我前去看看,该怎么走。”朝前走了几十步,回来说:“路倒是有,只是不好走,你老下驴罢。”

子平下来,牵了驴,依着走到前面看时,原来转过大石,靠里有人架了一条石桥。只是此桥仅有两条石柱,每条不过一尺一二寸宽,两柱又不紧相粘靠,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石上又有一层冰,滑溜滑溜的。子平道:“可吓煞我了!这桥怎么过法?一滑脚就是死,我真没有这个胆子走!”车夫大家看了说:“不要紧,我有法子。好在我们穿的都是蒲草毛窝,脚下很把滑的,不怕他。”一个人道:“等我先走一趟试试。”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着:“好走,好走!”立刻又走回来说:“车子却没法推,我们四个人抬一辆,作两趟抬过去罢。”申子平道:“车子抬得过去,我却走不过去;那驴子又怎样呢?”车夫道:“不怕的,且等我们先把你老扶过去;别的你就不用管了。”子平道“就是有人扶着,我也是不敢走。告诉你说罢,我两条腿已经软了,那里还能走路呢!”车夫说;“那们也有办法:你老大总睡下来,我们两个人抬头,两个人抬脚,把你老抬过去,何如?”子平说:“不妥,不妥!”又一个车夫说:“还是这样罢:解根绳子,你老拴在腰里,我们伙计,一个在前头,挽着一个绳头,一个伙计在后头,挽着一个绳头,这个样走,你老胆子一壮,腿就不软了。”子平说:“只好这样。”于是先把子平照样扶掖过去,随后又把两辆车子抬了过去。倒是一个驴死不肯走,费了许多事,仍是把他眼睛蒙上,一个人牵,一个人打,才混了过去。等到忙定归了。”那满地已经都是树影子,月光已经很亮的了。

诗句:

说着,走到一条横涧跟前,原是本山的一支小瀑布,流归溪河的。    
瀑布冬天虽然干了,那冲的一条山沟,尚有两丈多深,约有二丈多宽,当面隔住,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    
子平看见如此景象,心里不禁作起慌来,立刻勒住驴头,等那车子走到,说:“可了不得!我们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    
那车夫把车子歇下,喘了两口气,说:“不能,不能!这条路影一顺来的,并无第二条路,不会差的。等我前去看看,该怎么走。”    
朝前走了几十步,回来说:“路倒是有,只是不好走,你老下驴罢。”    
子平下来,牵了驴,依着走到前面看时,原来转过大石,靠里有人架了一条石桥。只是此桥仅有两条石柱,每条不过一尺一二寸宽,两柱又不紧相粘靠,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石上又有一层冰,滑溜滑溜的。    
子平道:“可吓煞我了!这桥怎么过法?一滑脚就是死,我真没有这个胆子走!”车夫大家看了说:“不要紧,我有法子。好在我们穿的都是蒲草毛窝,脚下很把滑的,不怕他。”一个人道:“等我先走一趟试试。”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着:“好走,好走!”立刻又走回来说:“车子却没法推,我们四个人抬一辆,作两趟抬过去罢。”    
申子平道:“车子抬得过去,我却走不过去;那驴子又怎样呢?”车夫道:“不怕的,且等我们先把你老扶过去;别的你就不用管了。”子平道“就是有人扶着,我也是不敢走。告诉你说罢,我两条腿已经软了,那里还能走路呢!”车夫说;“那们也有办法:你老大总睡下来,我们两个人抬头,两个人抬脚,把你老抬过去,何如?”子平说:“不妥,不妥!”又一个车夫说:“还是这样罢:解根绳子,你老拴在腰里,我们伙计,一个在前头,挽着一个绳头,一个伙计在后头,挽着一个绳头,这个样走,你老胆子一壮,腿就不软了。”子平说:“只好这样。”于是先把子平照样扶掖过去,随后又把两辆车子抬了过去。倒是一个驴死不肯走,费了许多事,仍是把他眼睛蒙上,一个人牵,一个人打,才混了过去。等到忙定归了。”那满地已经都是树影子,月光已经很亮的了。    

译文:
话说,他们走到了一条横贯山谷的小河面前,原来是本山的支流小瀑布,水流汇入溪河中。虽然冬天瀑布干涸了,但那条被水冲刷过的山谷仍有大约两丈宽,一丈多深。两面是陡峭的山峰,一面是深邃的谷壑,没有其他道路可行。子平看着这情形,心里不由得惊慌起来,赶紧勒住了马头。当他们的车来到时,子平焦急地说:“这下糟糕了,我们走偏了路,恐怕会走到绝路上去。”车夫将马车停下来歇息了两口,说:“不会错的,这条路一直通到尽头,不可能错的。让我上前查看一下路线。”车夫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回来道:“路是有的,只是不好走,您还是下车吧。”
子平下了车,牵着马沿着山路走,走到前面看到原来有一条大石阻挡着道路。只是这条桥只有两根石头构成,每根石头仅容一尺一二寸宽,两根石头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贴,中间还开着几寸宽的一个空隙,而且桥上的石头上有一层薄冰,滑溜溜的。子平惊恐地说:“哎呀,这桥怎么过呀?一旦失足掉下去就没命了,我真的没勇气过去啊!”车夫和其他人看了看说:“别担心,我有个办法。我们穿的衣服都很保暖滑手的,应该没问题。”一个人提议:“让我先过去试试。”便纵身一跃跳了过去,嘴里还喊着:“可以过去啊!可以过来呀!”很快又回来了:“车实在是没办法推过去了,我们四个人一起抬起一辆车,分两趟抬过去了。”
申子平说:“车可以过去,但我却无法行走;那匹马又怎样呢?”车夫笑道:“别担心,我们先用双手托住您再过去;其它的事情就不需要操心了。”子平担忧地说:“即使有人扶着我,我也不敢过去。我告诉你吧,我的两条腿已经无力了,哪里还能走路呢?”车夫说:“那我们可以这样:你先躺下,让我们两人分别抓住你的一只胳膊,另外一人则站在你的背后拉住另一只胳膊。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子平说:“不行,不行!”另一个车夫说:“那就按我说的来做吧:解开绳子,你绑在腰间,我们两个分别站在你的前后,拉一个绳子的一头。这样你的胆子就会壮起来的,腿就不发软了。”子平说:“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先将子平按照这种方法扶持过去,随后又将四辆大车一同抬起了过去。然而那头骡子却怎么也不愿意前进,费尽周折后仍然将它的眼睛遮住,用一人牵引一人打闹的方式才勉强通过。等到一切事情结束,天色已经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旅行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活动展示了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例如,面对一座狭窄、湿滑且危险的桥梁时,作者及其同伴们采用了合作的策略:一人尝试先行试探路径,而其他人则从不同角度确保安全和稳定。这种互助合作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团结协作的重视。
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交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例如“大雪封山”和“小瀑布”等描述显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同时也突显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类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生存和发展的机智。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次特定旅程的记录,也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方式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它通过具体情境展示了人们在面临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和人性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