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奉南针,不栉也应称弟子;
大名高北斗,铸金何足肖先生。
【注释】
南针:指南针。
不栉(zhì,音至):指不拘小节。
北斗:北斗星,这里借指高官。
铸金:铸造的黄金,这里比喻钱财或地位。
肖: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1903年为纪念张百熙所作的,当时张百熙已故去。张百熙(1857–1904),字仲冶,号燕生,直隶省宛平县人。清朝末期及中华民国初年的著名教育家,他曾任京师大学堂监督、管学大臣等职,为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百熙逝世后,梁启超为他撰写挽联,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联:“新学奉南针,不栉也应称弟子;大名高北斗,铸金何足肖先生。”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都仰慕着南方先生的教诲,即使我们不讲究外表的整洁,也应该以他为榜样,成为他的门下弟子。同时我们也要以先生的名字来命名自己(“铸金”在这里指代先生),以此表达我们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这副对联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先生的伟大与崇高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学生们对先生的深深敬爱之情。
颔联:“大名家声动北溟,岂独文章光国粹;长身挺立凌云志,更将事业继前贤。”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先生的名声远播四海,他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光耀我国的文化遗产(“国粹”即国家的传统文化精髓),更是因为他有远大的抱负,立志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事业(“前贤”即古代的贤人)。
这两句诗通过赞扬先生的成就和精神品质,进一步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尾联:“天高地迥难回首,此恨何时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先生,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忘怀他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回首”即回顾过去的事情),这份遗憾和悲痛何时才能结束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思念之情和对遗憾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