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初创,于时则羹沸蜩螗,山长独千秋,受赐先看桑梓地;
乡校从游,有公之亲戚子姓,绚歌才数载,维持弥觉水源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及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确定答案。
“学堂初创,于时则羹沸蜩螗”:学堂刚刚创办,当时却有如沸腾的粥、蝉鸣的聒噪。羹沸指喧闹;蜩螗,蝉鸣。形容学堂里嘈杂混乱。
“山长独千秋,受赐先看桑梓地”:书院之主(院长)独自享有千秋盛名,他受到恩赐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桑梓之地。这里指张百熙的家乡——广东肇庆府端州。
“乡校从游,有公之亲戚子姓”:我曾在故乡读书,你是我的同宗亲人或宗族中人。
“绚歌才数载,维持弥觉水源恩”:我学成出仕,不过几年时间,但为朝廷维持了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这种恩泽就像源头活水一样源远流长。
【答案】
译文:学堂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当时却有如沸腾的粥、蝉鸣的聒噪。书院之主(院长)独自享有千秋盛名,他受到恩赐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桑梓之地。(张百熙)我是在故乡读书,你是我的同宗亲人或宗族中人。我学成出仕,不过几年时间,但为朝廷维持了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这种恩泽就像源头活水一样源远流长。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张百熙的书院刚建立时,便声名显赫,门庭若市;颔联写张百熙在书院任山长后,名声更加显赫;颈联写诗人因与张百熙是同宗而得以在故乡读书;末联写诗人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为朝廷维持了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