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遽捐躯,我为中国前途哭;
天何不吊,谁是长沙继起人。

【注释】

挽张百熙联:为张百熙写挽联。公遽捐躯,我为中国前途哭;天何不吊,谁是长沙继起人。公:指张百熙。张百熙,字小楼,号鹤龄,湖南长沙人,清末翰林学士,曾任学部右侍郎等职。公遽捐躯:即“公遽捐躯于国”的倒装句式。张百熙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殉难。张百熙是湖南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一生致力于维新事业,曾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海军学堂和矿务铁路总局等,为培养新式人才和推动中国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为中国前途哭:意指我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感到悲痛。张百熙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挺身而出,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天何不吊:意指上天为何不可怜怜我们呢?张百熙的死,使人们深感痛惜和惋惜,因为张百熙是一位有远见卓识、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终身的杰出人物。谁是长沙继起人:意指现在谁将接替张百熙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呢?张百熙的去世,使得国家失去了一位具有卓越才能和深厚学识的领导人才,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

【赏析】

此诗以沉痛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不幸身亡的哀悼之情。诗人首先用“公遽捐躯,我为中国前途哭”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哀思与同情。接着,诗人又通过“天何不吊,谁是长沙继起人”两句,进一步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担忧,表达了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失望之情。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