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风和碧玉墀,三千绰约斗腰支。
天家别作鱼龙戏,暗线提携任偃师。

绝句三十首 其二

桃李风和碧玉墀,三千绰约斗腰支。

天家别作鱼龙戏,暗线提携任偃师。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通过描绘江边景色及春日游赏之景,表达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1. 诗句释义
  • “桃李风和碧玉墀”:形容桃花盛开时,其芬芳与碧绿的台阶融为一体,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 “三千绰约斗腰支”:以“绰约”描绘女子曼妙的姿态,突出其婀娜多姿之美,与“腰支”相呼应,形象地展现了女子的柔美曲线。
  • “天家别作鱼龙戏”:意指皇帝之家举行鱼龙舞之类的娱乐活动,暗示宫廷生活之华丽。
  • “暗线提携任偃师”:比喻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权贵或势力,如“任偃师”一般,暗地里操控着局势。
  1. 译文赏析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桃花和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权力斗争的无奈和讽刺。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诗中通过“桃李”、“碧玉墀”、“鱼龙戏”等象征性的事物,寓意了人生的各种美好与无奈,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对比与排比:诗人运用对比(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和排比(如“三千绰约斗腰支”)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含蓄与隐喻:诗中的许多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如“天家”暗示了皇家或权贵,“任偃师”则暗指那些操控局面的人。这些隐喻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
  1. 文化背景
  • 杜甫生活在唐朝中期至晚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和社会变迁中的感受和思考。
  1. 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景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1. 历史背景
  • 《绝句二首·其二》创作于杜甫入蜀期间。这一时期,杜甫经历了从繁华都市到荒凉边疆的转变,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的情感体验和诗歌创作,使得本诗带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真谛的探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