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饮酒如饮水,细掬甘泉润牙齿。
北人饮酒如饮汤,肠热不愿生微凉。
南人北人互相笑,并坐茫然判寒燠。
我为谐语卿无嫌,北人自北南自南。
吴中贤豪递开宴,爱我疏狂日相见。
酒行到口俨未尝,却指金樽频索换。
仆人颦蹙炀人嗔,立监佐史皆逡巡。
阿童阿童绝解事,为我执爵留阳春。
芳醪吐云杯炙手,蜺吸鲸吞落谁后。
襟怀浩荡胆轮囷,忆向他家未曾有。
主人爱客僮能知,客于此后来无时。
剧怜北去山斋夕,对酒欢腾独尔思。
赠阿童
南人饮酒如饮水,细掬甘泉润牙齿。
北人饮酒如饮汤,肠热不愿生微凉。
南人北人互相笑,并坐茫然判寒燠。
我为谐语卿无嫌,北人自北南自南。
吴中贤豪递开宴,爱我疏狂日相见。
酒行到口俨未尝,却指金樽频索换。
仆人颦蹙炀人嗔,立监佐史皆逡巡。
阿童阿童绝解事,为我执爵留阳春。
芳醪吐云杯炙手,蜺吸鲸吞落谁后。
襟怀浩荡胆轮囷,忆向他家未曾有。
主人爱客僮能知,客于此后来无时。
剧怜北去山斋夕,对酒欢腾独尔思。
注释:
- 南人:南方的人。
- 细掬甘泉润牙齿:形容酒的味道甜美。
- 北人:北方的人。
- 肠热:指喝酒过多感到身体不适。
- 并坐:并排坐下。
- 谐语:开玩笑的话。
- 北人自北南自南:形容不同地区的人相互嘲笑。
- 吴中贤豪:指的是吴中的贤良豪杰。
- 金樽:金制的酒杯。
- 仆:仆人。
- 颦蹙:皱眉。
- 炀人:被炀帝宠幸的妃子。
- 立监佐史:站立着监督和记录的人。
- 剧怜:非常可怜。
- 山斋:指山上的简陋住所,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风俗差异的观察和思考。
首联“南人饮酒如饮水,细掬甘泉润牙齿。”描写了南方人饮酒的情景,他们就像在喝水一样地享受着美酒,细细品味其中的甘甜。这里用“甘泉”来比喻美酒,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美酒的美味。而“北人饮酒如饮汤”,则描述了北方人的饮酒方式,他们喝酒就像是喝汤一样,没有太多的品味和欣赏。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
颔联“南人北人互相笑,并坐茫然判寒燠。”进一步展开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喜欢饮酒,北方人也喜欢饮酒,但是他们的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他们在一起喝酒时,可能会因为饮酒方式的不同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评判对方的寒暖。这里的“判寒燠”是指区分冷热的意思。这一联通过描述南北人的饮酒方式和习惯,展现了他们的文化差异。
颈联“我为谐语卿无嫌,北人自北南自南。”继续展开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诗人为了缓和气氛,与北方人开玩笑说:“你们不要介意我的玩笑。”北方人听了后会心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诗人的无心之过。而南方人也会理解诗人的心情,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应。这里的“谐语”指的是开玩笑的话,而“卿”则是一种尊称,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这一联通过描述南北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展现了他们的文化差异。
尾联“阿童阿童绝解事,为我执爵留阳春。”则是以阿童为例,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阿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总是能够理解诗人的意图,并且乐于助人。他甚至会主动拿起酒杯,为诗人斟酒,让诗人尽情享受美酒的美味。这里的“阳春”指的是美酒,阿童愿意把美酒留给诗人享用,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主人的热情。这一联通过描述阿童的聪明才智和他的热情好客,进一步展示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
这首诗通过对南北饮食文化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同时,它也通过赞美阿童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好客,传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