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溪公子排寒来,风味乃出太湖上。
登盘乍晃赤玉光,入手犹惊怪石状。
金膏雪脍与口宜,把酒持螯觉神王。
竹林饮户竟参差,稷下谈锋互雄长。
灯前尔雅再三读,明日悬知各无恙。
莫将羊酪调茂弘,定有鱼笺酬鲁望。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宴席上的蟹肴,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葑溪公子排寒来,风味乃出太湖上”,葑是苏州旧城名,今为吴中区一部分,这里泛指苏州一带水网地区。“排”是推开的意思。这句说葑地(即吴中)人推着寒气来到筵前,其美味之味就胜过太湖边上了。

“登盘乍晃赤玉光,入手犹惊怪石状”,点明所食之物是蟹,且为太湖大闸蟹。“乍晃”是形容蟹壳晶莹如玉,光彩照人。

“金膏雪脍与口宜,把酒持螯觉神王”,这两句写蟹肴,用“金膏”“雪脍”、“螯”等词,生动描绘出大闸蟹的特点。“金膏”是蟹黄,“雪脍”是清蒸蟹肉,“把酒持螯”是古人饮酒吃蟹时的一种习惯动作——持蟹腿而饮。“螯”就是蟹的钳子。这两句写出吃蟹时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竹林饮户竟参差,稷下谈锋互雄长”,竹林是指竹林寺,稷下则是齐国故都临淄,齐桓公曾在此筑台设坛讲学,后称稷下先生。这两句以竹笋和竹子比喻在座的文人学士。他们像竹林中的僧人一样,在竹林寺里饮酒赋诗;又像稷下的学者一样,在谈论经世治国之事,各自施展雄辩的才华。

“灯前尔雅再三读,明日悬知各无恙”。“尔雅”是《尔雅》,一部关于解释各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书,是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灯光下反复诵读《尔雅》这本书,希望朋友们都能平安无事。这是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莫将羊酪调茂弘,定有鱼笺酬鲁望”。“羊酪”是一种用羊乳制成的乳制品,味道鲜美可口;“鱼笺”是指用鱼制成的纸,质地柔软光滑。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劝诫语。他希望朋友们不要拿羊酪去调剂茂弘的生活,因为茂弘一定有回报他的鱼笺。这两句是说茂弘一定会以鱼笺作为礼物来报答诗人鲁望的深情厚谊。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勉励语。

【答案】

这首诗描写宴会中吃湖蟹的情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湖蟹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味,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