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宿写经经在眼,千偈歘随电光转。
山精洒扫倦欲眠,拥彗而偻人衣冠。
小师欲语不得语,微笑当庭白日午。
人天湛然池水空,殿角飂飂幡动风。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综合考核题。本题中,“老宿写经经在眼”一句中“老宿”指和尚;“千偈”,指佛经;“经在眼”指经书放在眼前;“电光转”比喻读经速度快,一目十行。接着两句描写的是一幅佛画。“山精洒扫倦欲眠”,“山精”,指僧人;“洒扫”指打扫;“倦欲眠”,形容僧人打扫卫生后疲惫不堪的样子。“拥彗而偻人衣冠”,意思是僧人拄着拐杖,穿着僧衣,形象地描绘出了僧人虔诚的神态。第三句写佛画。“微笑当庭白日午”,用白昼中午阳光明媚,照得庭院一片光明来表现僧人的微笑。第四句写佛画。“人天湛然池水空”,用“湛然”写出了佛画中的水池清澈见底,“人天”指世俗和出世两界。“殿角飂飂幡动风”,意思是说风动着高高悬挂的旗幡,好像在飘动,表现出了佛画中的生动活泼,使整个殿堂都充满了生机。第五句写诗题所要写的这幅画的内容。“贯休画阿罗汉像二轴各一首”说明是两幅阿罗汉的画像。《阿罗汉》是佛教故事,是释迦牟尼佛为救众生脱离苦海,曾三次进入地狱与魔王罗刹斗法的故事。
【答案】
①“老宿写经经在眼,千偈歘随电光转”:写经时,佛经就在眼前,读经速度之快,如同电光闪烁一样。②“山精洒扫倦欲眠,拥彗而偻人衣冠”:打扫庭院的僧人疲倦地打起了瞌睡,拄着拐杖,戴着高高的发髻(冠),身穿僧衣,形象地描绘出了僧人虔诚的神态。③“小师欲语不得语,微笑当庭白日午”:年轻的僧人想说话却说不出话来,只好微笑,在庭院中对着太阳笑,形容他天真无邪。④“人天湛然池水空,殿角飂飂幡动风”:佛画中池水的澄明如镜,映照着天上人间,高高的旗幡在空中飘扬,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⑤“题光孝寺风幡堂所藏贯休画阿罗汉像二轴各一首 其一”:诗人在光孝寺的风幡堂看到了两幅贯休的阿罗汉画像,这是作者的题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