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烟径柳漫黄埃,苦为辛夷酹一杯。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注释】
玉兰:白兰花。辛夷:木兰树的花,亦称“木笔”,常绿乔木。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年年:一年又一年。
【赏析】
此诗写玉兰花的风姿和高洁品格。首句写景,次句写玉兰花洁白如雪、傲霜斗雪的风神;第三句以苦为辛夷酹一杯作比,赞颂玉兰的品格;末句写玉兰年年开放的特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象清新优美。
池烟径柳漫黄埃,苦为辛夷酹一杯。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注释】
玉兰:白兰花。辛夷:木兰树的花,亦称“木笔”,常绿乔木。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年年:一年又一年。
【赏析】
此诗写玉兰花的风姿和高洁品格。首句写景,次句写玉兰花洁白如雪、傲霜斗雪的风神;第三句以苦为辛夷酹一杯作比,赞颂玉兰的品格;末句写玉兰年年开放的特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象清新优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注释】天井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有山壁如井,故曰天井。雄关:指天井关。偏增:更加。惊风:指山间急风。涧直:指山谷溪流曲折。落日:指夕阳西下。觉山高:感到群山之高大。乱树:参差不齐的树林。分野号:指山林中鸟儿悲鸣。首频搔:形容思绪纷乱,难以自控。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上天井关凭栏远眺时所见景色及所引发之情思。首联点明登高地点及心情。颔联写山势、溪声,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写山景、鸟声
【注释】 篱花:指篱笆上的鲜花。篱笆是一种简易的围栏,多用竹、木等制成,上面开有小窗,供人出入或观花。入酒:进入酒杯。香初发:香气刚从花丛中散发出来。霜树:指被秋霜打过的树木。满山黄未匀:山上的树林被秋霜打过后,树叶还没有完全变黄。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元:通“原”。减:减少。秋兴:指秋天引起的伤感。行人:指在外作客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4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重阳节所作
【注释】 仲生:指诗人之弟。又:再;又一日。九日:重阳节,古人认为这个日子阳气最盛,故有登高饮宴的习俗。适:恰逢。清池:清澈的水塘。遥映:远远地映射。酒杯空:杯子是空的,指没有人同饮。佳节:美好的节日。知我:了解我,知道我。无与语:没有可谈的人。独坐:一个人坐着。月明中:月光照耀之中。不堪:不能忍受,形容心情沉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过后,作者的弟弟又来到他的身边,两人一起饮酒赏月
梦傍寒林半不成,宵分雪色射帷明。 明朝门径知埋没,听彻窗前折树声。 注释: 梦傍寒林——在寒冷的树林中做着梦。 半不成——没有做成。 宵分——半夜时分。 雪色——指月光映照下的雪光。 射——照射、反射的意思。 帷明——窗帘明亮。 门径——门路。 知埋没——知道被埋没。 听彻——听得很清楚。 窗前——窗户的前面。 折树声——风吹落树枝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注释】 栽檍:植檍,种植樟树。 幽岩远去㔉云移:幽深的山峦中,树木挺拔高耸,仿佛与白云相移。 为爱兰芬与雪姿:因为喜欢兰花芬芳和雪般的美丽。 莫向官园争物色:不要在官家园林中争夺花木。 深山始有万年枝:只有在深山才有那生长万年的古樟。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樟树的诗。樟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其树干扭曲高大,枝叶葱茏繁茂,自古以来就有“香樟”之称。樟树四季常绿,叶大荫浓,是庭院绿化的优良树种
【注释】 栽杜:栽种杜梨。 拟:比,似。 护根芽:保护着幼嫩的树根。 池影:指池中的倒影。 细碎花:形容花瓣细腻、色彩斑斓。 他年落香雪:指将来梨花盛开时,如同雪花飘落一般美丽。 垂垂:形容树枝下垂的样子。玉乳:形容梨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诗人精心培育杜梨,期待其开花结果的情景。全诗通过对春风、池影、细碎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期望和憧憬。同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特别是梅花在严寒中仍傲然绽放的景象。 注释: 1. 黄金偷色未分明 - 这里的“黄金”可能指的是花朵的颜色,而“偷色”是指花朵颜色的变化或微妙之处不易察觉。 2. 梅傲清香菊让荣 - “梅”指的是梅花,“菊”指的是菊花。梅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和独特的香气著称,而菊花则以其优雅的姿态和淡淡的清香吸引人们。这里强调了梅花在百花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清香似乎在告诉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