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树迷离拥戍楼,寒风近北倍飕飗。
英雄河朔销亡尽,独倚斜阳指魏州。
诗句释义
1 “霜树迷离拥戍楼,寒风近北倍飕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霜冻的树木和守卫楼的景象。霜树意味着天气寒冷,而”迷离”与”拥戍楼”则表达了景象的朦胧和守卫的孤独。”寒风近北倍飕飗”形容风的力度和声音的强烈。
- “英雄河朔销亡尽,独倚斜阳指魏州。”:这两句诗表现了英雄人物的消逝和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通常代指北方地区。”销亡尽”暗示着许多英雄人物的死亡或消失。最后一句”独倚斜阳指魏州”可能意味着诗人独自面对黄昏时的夕阳,并指向北方的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这可能象征着一种对过往英雄的怀念或对当前形势的反思。
译文
霜冻的树木被霜雾笼罩,守护边疆的楼阁显得更加孤寂。
寒冷的北风呼啸而过,吹得飕飕作响。
那些英勇的北方豪杰已经消逝殆尽,我独自倚靠在斜阳之下望着魏州。
注释
- 霜树:霜冻的树木。
- 拥戍楼:环绕在边疆的防御建筑。
- 寒风:寒冷的空气。
- 近北倍(倍:加倍的意思):接近北部且风力增强。
- 飕飗:形容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
- 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泛指北方。
- 魏州:今天的河北大名县,历史上的一个重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兴衰,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消逝的哀叹以及对过去辉煌时刻的回忆。霜树、守卫楼、寒风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寒冷而又孤独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同时,通过对“魏州”的提及,诗人可能在抒发对北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深度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