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所喜在无喧,日日支离学灌园。
已送三春如过客,为迎二老忽开门。
风花奄冉成黄叶,霜鬓婆娑映绿樽。
四海经游总陈迹,不堪倚醉一追论。
宋孙二翁见过
闲居所喜在无喧,日日支离学灌园。
已送三春如过客,为迎二老忽开门。
风花奄冉成黄叶,霜鬓婆娑映绿樽。
四海经游总陈迹,不堪倚醉一追论。
注释:
宋孙二翁:指宋朝的两位老人(孙觌和孙甫)。
闲居所喜在无喧:喜欢安静地居住,没有喧闹声。所喜在这里指的是“喜欢”,而“无喧”则强调了安静的环境。
支离:形容身体或精力不集中,这里指的是体力或精力不足。学灌园:学习园艺技术,灌园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需要体力和耐力。
已送三春如过客:已经度过了三个春天,就像客人一样匆匆而过。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即正月、二月和三月。
为迎二老:为了迎接这两位老人的到来。
奄冉:慢慢飘落的样子。
霜鬓婆娑:形容头发白得像霜一样,且随风摆动的样子。婆娑是一个动词,表示舞动的意思。
映绿樽:映照在绿色的酒杯上,形容白发与酒色相映成趣。
四海经游总陈迹:曾经四处游历,留下了许多足迹,但如今都已经成为过去。
不堪倚醉一追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倚着醉意去谈论这些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宋代两位老人(孙觌和孙甫)来到作者家中做客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们的到来给作者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首句“闲居所喜在无喧”描绘了作者喜欢安静的生活,没有人打扰的生活。这种宁静的生活环境使得作者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园艺技术,从而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
次句“日日支离学灌园”进一步描述了作者每天忙于学习园艺技术的生活状态。虽然体力和精力都有所消耗,但他们依然坚持学习,展现出了他们的毅力和坚韧。
第三句“已送三春如过客”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对过去的无奈。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这里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人们仿佛都是匆匆过客。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第四句“为迎二老忽开门”则是描述两位老人的到来让作者感到惊喜和感动。他们的到来打破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新的欢乐和新的朋友。
第五句“风花奄冉成黄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吹过花丛,花瓣慢慢地飘落,最终变成了黄色的叶子。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凄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第六句“霜鬓婆娑映绿樽”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形象。他的头发已经变得像霜一样白,随风摆动,映照着绿色的酒杯。这个画面既展示了他的衰老,也表达了他的乐观和豁达。
最后一句“四海经游总陈迹,不堪倚醉一追论”则是总结全文的主题。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无论是在四海旅行还是在家中度过平静的时光,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他们的到来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但他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精力去追忆过去,而是选择在这个时刻享受当下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老人到来前后生活变化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或未来的事情。